肾病水肿可通过控制水分摄入、限制钠盐、使用利尿剂、治疗原发病、透析治疗等方式改善。肾病水肿通常由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低蛋白血症、水钠潴留、肾小管重吸收异常、继发性醛固酮增多等原因引起。
1、控制水分摄入每日饮水量需根据尿量调整,一般不超过前一日尿量加500毫升。过量饮水可能加重水肿,建议使用有刻度的水杯记录。合并少尿或无尿时,需严格限制水分摄入,避免诱发心力衰竭。
2、限制钠盐每日食盐摄入量控制在3克以内,避免腌制食品、加工肉类等高钠食物。严重水肿时可短期采用无盐饮食,同时监测血钠水平。烹饪时可使用柠檬汁、香草等替代盐调味。
3、使用利尿剂呋塞米片、托拉塞米片等袢利尿剂可促进钠水排出,螺内酯片能对抗醛固酮作用。用药期间需监测电解质,防止低钾血症。利尿剂应晨起服用,避免夜间频繁排尿影响睡眠。
4、治疗原发病糖尿病肾病需控制血糖,可使用胰岛素注射液;膜性肾病可能需要他克莫司胶囊免疫抑制。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常用泼尼松片,继发性肾病需针对病因如高血压、系统性红斑狼疮等治疗。
5、透析治疗终末期肾病患者需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清除多余水分,每周治疗2-3次。透析间期体重增长不宜超过干体重的5%,需严格记录每日出入量。动静脉内瘘患者需保护血管通路避免感染。
肾病水肿患者应每日晨起空腹称重,记录体重变化。饮食选择优质蛋白如鸡蛋清、鱼肉,避免植物蛋白加重肾脏负担。适度活动促进血液循环,卧床时抬高下肢减轻水肿。定期复查肾功能、电解质、尿蛋白等指标,出现胸闷气促、尿量骤减等症状需立即就医。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预防压疮发生。
糖尿病肾病水肿通常出现在糖尿病肾病3-5期,其中3期为早期肾病,4期为临床肾病,5期为终末期肾病。糖尿病肾病分期主要根据肾小球滤过率和尿蛋白排泄量进行判断,水肿程度会随病情进展加重。
糖尿病肾病3期属于早期肾病,此时肾小球滤过率开始下降,可能出现微量白蛋白尿。部分患者会出现轻度下肢水肿,尤其在久站或久坐后明显,休息后可缓解。此阶段水肿主要与肾脏排水功能轻度受损有关,尚未出现明显低蛋白血症。4期临床肾病阶段肾小球滤过率显著下降,出现大量蛋白尿,血浆白蛋白降低,水肿程度加重且范围扩大,可能累及颜面部和全身。5期终末期肾病肾功能严重衰竭,水钠潴留明显,常伴有顽固性全身水肿、胸腔积液甚至心包积液。
糖尿病肾病患者出现水肿应及时就医检查肾功能和尿蛋白情况。日常生活中需严格控制血糖和血压,限制钠盐摄入,每日食盐量不超过5克。适当抬高水肿肢体促进血液回流,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行走。定期监测体重变化,记录24小时尿量。遵医嘱使用利尿剂时需注意电解质平衡,不可自行调整药物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