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盂肾炎的典型表现主要有反复尿路感染、腰部隐痛、排尿异常、全身症状以及肾功能异常。慢性肾盂肾炎是细菌感染引起的肾盂和肾间质慢性炎症,多由急性肾盂肾炎迁延不愈导致。
1、反复尿路感染慢性肾盂肾炎患者常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感染症状,且容易反复发作。可能与尿路梗阻、膀胱输尿管反流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排尿时灼热感、尿液浑浊等症状。治疗可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呋辛酯片、呋喃妥因肠溶片等药物控制感染。
2、腰部隐痛患者多有一侧或双侧腰部持续性隐痛或钝痛,劳累后加重。可能与肾盂黏膜炎症刺激神经有关,通常伴有肾区叩击痛等症状。建议卧床休息,避免重体力劳动,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缓解疼痛。
3、排尿异常常见夜尿增多、尿量减少或尿液泡沫增多,可能与肾小管功能受损有关。通常伴随尿液检查发现白细胞尿、蛋白尿等症状。治疗需控制感染并保护肾功能,可遵医嘱使用碳酸氢钠片调节尿液酸碱度。
4、全身症状部分患者会出现低热、乏力、食欲减退等非特异性症状,在急性发作期可能出现高热寒战。与慢性炎症反应和毒素吸收有关,通常表现为面色苍白、体重下降等症状。建议保证充足营养摄入优质蛋白如鸡蛋清等。
5、肾功能异常长期未控制者可出现血肌酐升高、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等肾功能损害表现。与肾间质纤维化、肾单位减少有关,通常伴随高血压、贫血等症状。需定期监测肾功能,必要时进行肾脏替代治疗。
慢性肾盂肾炎患者应注意保持会阴清洁,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促进排尿,避免憋尿。饮食宜清淡,限制钠盐摄入,肾功能异常者需控制蛋白质摄入量。适当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增强体质,但急性发作期应卧床休息。出现发热或症状加重时需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规范使用抗生素治疗,避免自行停药导致病情反复。
慢性肾盂肾炎可通过控制感染、调节饮食、药物治疗、中医调理、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慢性肾盂肾炎通常由细菌感染、尿路梗阻、免疫异常、糖尿病控制不佳、膀胱输尿管反流等因素引起。
1、控制感染慢性肾盂肾炎多由细菌反复感染导致,需根据尿培养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常用药物包括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呋辛酯片、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分散片等。治疗期间需足疗程用药,避免细菌耐药。同时需排查是否存在尿路结石或解剖结构异常等诱因,感染控制后仍需定期复查尿常规。
2、调节饮食每日饮水量需保持2000毫升以上以冲刷尿路,限制钠盐摄入每日不超过5克。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如鸡蛋清、鱼肉,避免高嘌呤食物。可食用冬瓜、玉米须等利尿食材,禁食辛辣刺激食物。合并高血压或水肿时需严格限制水分摄入量。
3、药物治疗除抗生素外,可配合使用碳酸氢钠片碱化尿液,或黄葵胶囊等中成药辅助消炎。存在肾功能损害时需用阿魏酸哌嗪片改善微循环。若伴随高血压,需选用缬沙坦胶囊等对肾脏影响较小的降压药。所有药物均需在肾内科医师指导下调整剂量。
4、中医调理辨证属湿热下注者可服用八正合剂,脾肾两虚型适用金匮肾气丸。针灸选取肾俞、膀胱俞等穴位,或采用艾灸关元穴。中药灌肠疗法可用大黄、蒲公英等煎液保留灌肠。治疗期间需监测电解质,避免长期使用含马兜铃酸的中药材。
5、手术治疗合并尿路梗阻时需行输尿管支架置入术或经皮肾造瘘术。反复发作的膀胱输尿管反流需进行抗反流手术。严重肾盂积水伴肾功能丧失者可能需切除患侧肾脏。术后仍需长期随访,预防剩余肾脏再发感染。
慢性肾盂肾炎患者需避免憋尿和会阴部清洁不足,女性经期更需注意卫生。每3-6个月复查尿常规和肾功能,监测血压变化。适度进行八段锦等舒缓运动,避免剧烈活动加重腰部负担。出现发热、尿痛等症状加重时须及时复诊,不可自行增减药物。合并糖尿病患者需将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以降低感染复发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