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尾炎典型表现为右下腹疼痛,但初期可能出现左腹或上腹部不适。阑尾炎疼痛特点主要有转移性右下腹痛、麦氏点压痛、反跳痛、伴随胃肠道症状、发热等表现。
1、转移性右下腹痛:
约70%患者早期出现脐周或上腹部隐痛,6-8小时后疼痛转移至右下腹并固定。这种特征性转移痛是因炎症初期刺激内脏神经,后期波及壁层腹膜所致。需注意少数特殊体位阑尾可能引发异位疼痛。
2、麦氏点压痛:
右下腹脐与髂前上棘连线中外1/3处存在明显压痛,这是阑尾体表投影位置。检查时可出现肌卫和反跳痛,提示腹膜刺激征。压痛程度与炎症严重度相关,化脓性阑尾炎压痛更显著。
3、反跳痛:
按压腹部后突然抬手时疼痛加剧,说明炎症已波及壁层腹膜。该体征是诊断重要依据,但老年人或肥胖者可能表现不典型。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4、胃肠道症状:
多数患者伴随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约30%出现腹泻或便秘。由于阑尾与肠道神经反射关联,炎症可能引起肠蠕动紊乱。但需注意与胃肠炎鉴别。
5、发热:
体温通常升至37.5-38.5℃,化脓性或坏疽性阑尾炎可能出现高热。发热程度反映病情进展,但老年人免疫力低下者可能体温不升。白细胞计数升高是重要辅助诊断指标。
出现疑似症状应立即禁食并就医,避免剧烈运动或热敷腹部。日常需保持规律饮食,避免暴饮暴食;注意腹部保暖,及时治疗肠道感染;加强锻炼增强免疫力,但运动后忌立即进食冷饮。术后恢复期应循序渐进增加膳食纤维,预防肠粘连发生。
阑尾炎一般需要住院3-7天,实际时间受到阑尾炎类型、手术方式、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概率、患者基础健康状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单纯性阑尾炎患者接受腹腔镜手术后通常住院3天左右。术后第一天可进食流质食物,第二天可下床活动,第三天复查血常规和腹部超声无异常即可出院。这类患者炎症较轻,手术创伤小,恢复速度快。
化脓性或坏疽性阑尾炎患者往往需要住院5-7天。这类患者腹腔感染较重,术后需持续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留置引流管时间较长。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肠粘连、切口感染等并发症,需延长住院时间观察处理。老年患者或合并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者恢复较慢,住院时间可能超过1周。
阑尾炎术后应注意保持切口清洁干燥,避免剧烈运动。饮食应从流质逐渐过渡到普食,多摄入高蛋白食物促进伤口愈合。出院后如出现发热、腹痛加重等症状应及时复诊。定期随访有助于评估恢复情况,预防术后并发症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