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后一般在49天内可以选择药物流产,70天内可进行人工流产手术。流产方式的选择主要与孕周、胚胎发育情况、孕妇健康状况等因素有关。
药物流产适用于孕49天内的早期妊娠,通过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妊娠。药物流产无需手术操作,但可能出现不完全流产需要清宫。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时间较长,需严格遵医嘱用药并复查超声确认流产效果。药物流产前需排除宫外孕、严重贫血等禁忌症。
孕6-10周可选择负压吸引术等人工流产手术,手术时间短但存在子宫穿孔、感染等风险。孕10周后需采用钳刮术,手术难度和风险随孕周增加而升高。人工流产术前需完善血常规、凝血功能、传染病筛查等检查,术后需预防感染并注意休息。
无论选择何种流产方式,都应在正规医疗机构进行。流产后需注意观察出血量,避免剧烈运动和性生活,遵医嘱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流产后月经恢复前仍需避孕,反复流产可能损害子宫内膜导致不孕。如有大出血、发热等异常情况需及时就医。
怀孕后35-70天可以进行人工流产手术,具体时间需根据孕囊大小及个人体质评估。
人工流产手术适用于孕囊直径10-30毫米且可见胎芽的早期妊娠。35-49天时可采用药物流产,使用米非司酮片配合米索前列醇片终止妊娠。50-70天通常选择负压吸引术,通过医用吸引器清除宫腔内容物。超过70天需进行钳刮术,此时手术难度和出血风险显著增加。所有流产方式均需在正规医疗机构进行,术前需完善超声检查确认宫内妊娠,术后要复查血HCG水平。
流产后应卧床休息3天,1个月内禁止盆浴和性生活,出现发热或持续腹痛需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