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素扫描前需注意空腹要求、药物调整、金属物品摘除、妊娠哺乳期禁忌及过敏史告知等事项。核素扫描是一种利用放射性核素进行疾病诊断的影像学检查,主要用于甲状腺、骨骼、心脏等器官的功能评估。
1、空腹要求部分核素扫描如甲状腺显像需空腹4-6小时,避免食物影响放射性核素吸收。检查前24小时应避免高碘食物,如海带、紫菜等。空腹期间可饮用少量清水,但需禁止饮用含糖饮料或咖啡因饮品。糖尿病患者需提前与医生沟通血糖调节方案。
2、药物调整甲状腺相关检查前需停用含碘药物及甲状腺激素制剂2-4周。心血管检查可能需暂停β受体阻滞剂等影响心脏功能的药物。长期服用抗凝药物者应提前告知评估是否需要调整剂量。中草药及保健品也可能干扰检查结果,建议提前1周停用。
3、金属物品摘除检查前需去除体表金属物品如项链、耳环、皮带扣等,避免产生伪影干扰图像质量。装有心脏起搏器或金属植入物的患者需提前告知女性患者应避免穿着带有金属扣的内衣,建议更换检查专用服装。
4、妊娠哺乳期禁忌妊娠期女性原则上禁止进行核素扫描,放射性核素可能影响胎儿发育。哺乳期女性检查后需暂停哺乳24-48小时,待放射性物质代谢排出。计划怀孕者应告知必要时推迟检查或改用其他影像学方法。
5、过敏史告知既往有造影剂过敏史者需特别说明,部分核素检查需配合使用增强剂。哮喘、湿疹等过敏体质患者可能需提前进行抗过敏准备。检查后出现皮肤瘙痒、呼吸困难等过敏症状应立即告知医护人员处理。
核素扫描后建议多饮水促进放射性核素排泄,24小时内避免与孕妇儿童密切接触。检查后2天内可适当增加高蛋白食物如鸡蛋、牛奶的摄入,帮助机体修复。保持扫描部位清洁干燥,出现红肿热痛等异常应及时就医。定期复查患者需记录检查时间,避免短期内重复接受放射性检查。检查报告通常需1-3个工作日出具,建议按预约时间复诊解读结果。
核素心肌显像检查主要包括静息心肌灌注显像、负荷心肌灌注显像和心肌代谢显像三种方法。核素心肌显像通过静脉注射放射性示踪剂,利用γ相机或PET-CT设备采集图像,评估心肌血流灌注、代谢及存活情况。
1、静息心肌灌注显像静息状态下静脉注射锝-99m标记的甲氧基异丁基异腈等示踪剂,1小时后进行图像采集。该方法可显示心肌各部位的血流分布,用于诊断慢性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等疾病。检查前需空腹4小时,避免咖啡因类食物摄入,注射后需饮水促进显影剂分布。
2、负荷心肌灌注显像通过运动平板试验或药物负荷诱发心肌缺血,在负荷峰值时注射示踪剂。负荷显像与静息显像对比可提高冠心病检出率,识别存活心肌。检查前需停用β受体阻滞剂等影响心脏负荷药物,负荷过程中需持续监测心电图和血压。
3、心肌代谢显像使用氟-18标记的脱氧葡萄糖进行PET显像,评估心肌葡萄糖代谢情况。该方法可鉴别冬眠心肌与瘢痕组织,为血运重建治疗提供依据。检查前需进行血糖调控,糖尿病患者需调整降糖方案,显像前需口服葡萄糖负荷。
核素心肌显像检查需根据临床需求选择合适方法,检查前应与医生充分沟通病史和用药情况。检查过程中可能出现短暂心悸、头晕等反应,多数可自行缓解。检查后建议多饮水促进放射性物质排泄,24小时内避免密切接触孕妇和儿童。检查结果需结合临床症状及其他辅助检查综合判断,必要时重复检查或进行冠状动脉造影等进一步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