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肠镜前可通过调整饮食、服用清肠药物、大量饮水、停止进食、清洁灌肠等方式清肠。肠道准备不充分可能影响检查结果,需严格遵循医嘱。
1、调整饮食检查前2-3天需进食低渣饮食,避免食用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水果、全谷物及带籽食物。可选择白粥、面条、蒸蛋等易消化食物。检查前1天午餐后改为流质饮食,如米汤、藕粉、清汤等,禁止饮用牛奶等产气饮品。
2、服用清肠药物常用清肠药物包括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磷酸钠盐口服溶液等。需按说明书将药物溶解于规定量温水中,分次服用直至排出清水样便。服药后可能出现腹胀、恶心等反应,应缓慢走动促进肠道蠕动。
3、大量饮水服用清肠药期间需饮用2000-3000毫升温水,分次少量饮用可减轻不适。建议每10-15分钟饮用250毫升,水温以40℃为宜。适当加入柠檬片可改善口感,但禁止添加糖分或果汁。
4、停止进食检查前8小时须完全禁食,前4小时禁水。糖尿病患者需提前与医生沟通调整降糖方案。若出现心慌、出汗等低血糖症状,可含服少量冰糖但需告知医护人员。
5、清洁灌肠对于常规清肠效果不佳者,可能需在检查前2小时进行甘油灌肠剂灌肠。自行操作时应采取左侧卧位,灌肠液温度保持在37℃左右,灌入后需保留5-10分钟再排便。
清肠过程中出现严重腹痛、呕吐或虚脱需立即就医。检查当天携带既往病历和药物过敏史资料,穿着宽松衣物方便检查。完成肠镜后2小时内暂禁食,之后从流质饮食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24小时内禁止驾驶或高空作业,出现持续腹胀、血便等异常应及时联系医生。
儿童鼻窦炎可通过生理盐水冲洗、热敷、药物治疗、鼻腔喷雾、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儿童鼻窦炎可能与上呼吸道感染、过敏反应、鼻腔结构异常、免疫力低下、腺样体肥大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鼻塞、流脓涕、头痛、嗅觉减退、发热等症状。
1、生理盐水冲洗使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有助于清除分泌物和过敏原,减轻鼻黏膜水肿。家长可选择儿童专用洗鼻器,配合温热的生理盐水,每日冲洗1-2次。冲洗时注意动作轻柔,避免呛咳。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可采用滴鼻或喷雾方式替代冲洗。
2、热敷热敷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鼻窦区疼痛和充血。家长可用温热毛巾敷于儿童鼻梁及两侧脸颊,每次5-10分钟,每日2-3次。热敷温度不宜过高,避免烫伤皮肤。热敷后可配合轻柔按摩,从鼻翼向太阳穴方向推按。
3、药物治疗细菌性鼻窦炎需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头孢克洛颗粒、阿奇霉素干混悬剂等。过敏性鼻窦炎可配合氯雷他定糖浆或西替利嗪滴剂。鼻塞严重时可短期使用盐酸羟甲唑啉喷雾剂,但连续使用不超过3天。
4、鼻腔喷雾糖皮质激素鼻喷雾剂如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布地奈德鼻喷雾剂能减轻黏膜炎症反应。使用前需清洁鼻腔,喷雾时保持瓶体垂直,避免直接喷向鼻中隔。建议家长在医生指导下规范使用,注意观察可能出现的鼻腔干燥等不良反应。
5、手术治疗对于药物治疗无效的慢性鼻窦炎或合并腺样体肥大的患儿,可考虑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或腺样体切除术。手术需在全麻下进行,通过微创技术开放鼻窦自然开口。术后需定期复查,配合鼻腔冲洗和药物治疗,预防复发。
日常需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湿度维持在50%-60%,避免接触粉尘、冷空气等刺激因素。饮食宜清淡,多补充维生素C丰富的蔬菜水果,适量增加饮水。急性期应保证充足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家长应定期带儿童复查,监测病情变化,不可自行调整用药方案。注意观察体温、呼吸频率等指标,出现高热、呼吸困难等症状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