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马蜂蜇伤后需立即进行局部处理,并视情况就医。主要处理步骤包括伤口清洁、毒刺移除、冷敷消肿、药物止痛及过敏反应监测。
1、伤口清洁使用肥皂水或生理盐水反复冲洗蜇伤部位,马蜂毒液呈弱碱性,酸性溶液如食醋可能加重刺激。避免用力挤压伤口,防止毒液扩散。皮肤破损处可涂抹碘伏消毒。
2、毒刺移除用消毒镊子平行皮肤方向夹出残留毒刺,禁用指甲掐取或卡片刮除等不洁操作。胡蜂类蜇伤通常无留刺,蜜蜂蜇伤需重点检查。操作前后需彻底洗手。
3、冷敷消肿用毛巾包裹冰袋间歇冷敷患处,每次不超过20分钟。低温能减缓毒素吸收并减轻疼痛,但冻伤风险人群需谨慎。肢体蜇伤时可抬高患肢减少肿胀。
4、药物止痛局部涂抹氢化可的松乳膏缓解炎症,口服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镇痛。瘙痒明显者可服用氯雷他定等抗组胺药。禁用阿司匹林以防出血风险。
5、过敏监测密切观察是否出现呼吸困难、喉头水肿等全身过敏症状。既往有蜂毒过敏史者需立即使用肾上腺素笔并急诊就医。延迟性过敏反应可能在24小时后出现。
被蜇伤后24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及饮酒,饮食宜清淡,多饮水促进代谢。野外活动时建议穿浅色致密衣物,避免使用花香类化妆品。若出现头晕、心悸等全身症状,或蜇伤部位在头颈部、口腔等特殊位置,须立即前往急诊科处理。儿童、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被蜇后建议常规就医评估。预防性破伤风疫苗接种需根据伤口情况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