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肺结节可通过定期随访、抗感染治疗、手术切除、靶向治疗等方式干预,通常由炎症感染、结核病史、职业暴露、遗传因素等原因引起。
1、定期随访5毫米以下良性结节建议6-12个月复查CT,观察结节大小及形态变化,期间避免吸烟及接触二手烟。
2、抗感染治疗细菌性肺炎导致的炎性结节可使用左氧氟沙星、头孢克肟、阿奇霉素等抗生素,伴随咳嗽发热症状时需完善痰培养检查。
3、手术切除生长迅速的实性结节或磨玻璃结节需考虑胸腔镜手术,可能与肺癌前病变有关,术后需进行病理活检明确性质。
4、靶向治疗确诊为转移性肺结节时需根据原发癌类型选择吉非替尼、奥希替尼等靶向药,通常伴有原发灶相关症状。
日常需保持室内通风,避免接触石棉等致癌物,合并咯血或持续胸痛时应立即就诊呼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