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碎性骨折可能由高能量创伤、骨质疏松、重复应力损伤、骨肿瘤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固定复位、药物镇痛、手术内固定、康复训练等方式治疗。
1. 高能量创伤:车祸、高处坠落等暴力冲击导致骨骼碎裂,需紧急进行外固定或手术复位,常用药物包括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缓释片、洛索洛芬钠缓解疼痛。
2. 骨质疏松:骨密度降低使骨骼脆性增加,轻微外力即可引发粉碎性骨折,需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可选用阿仑膦酸钠、唑来膦酸、雷洛昔芬等抗骨质疏松药物。
3. 重复应力损伤:长期机械负荷积累导致骨骼微损伤,常见于运动员或重体力劳动者,需停止负重活动并使用支具保护,疼痛明显时可短期服用塞来昔布、双氯芬酸钠、依托考昔。
4. 骨肿瘤:原发性或转移性骨肿瘤破坏骨质结构,可能伴随病理性骨折,需活检明确性质后行肿瘤切除手术,配合放疗或靶向治疗。
恢复期需加强营养摄入,适当进行肌肉等长收缩训练,定期复查X线观察骨痂形成情况,避免过早负重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