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吃肥肉可能增加乳腺癌的发病风险,但并非直接致病因素。乳腺癌的发生与遗传、激素水平、肥胖等多种因素相关,高脂肪饮食可能通过影响雌激素代谢促进肿瘤发展。
肥肉富含饱和脂肪酸,长期过量摄入可能导致体内脂肪堆积,引发肥胖。肥胖人群脂肪组织中芳香化酶活性增高,会促进雄激素转化为雌激素,而雌激素水平过高与乳腺癌发生密切相关。高脂饮食还可能诱发慢性炎症状态,增加氧化应激反应,这些因素均可能间接促进乳腺细胞异常增殖。日常饮食中若肥肉占比过高,可能伴随膳食纤维、维生素等摄入不足,降低机体抗氧化能力。
部分人群存在BRCA基因突变等遗传易感性时,高脂饮食的促癌效应可能更显著。绝经后女性因体内雌激素主要来源于脂肪组织转化,肥胖与乳腺癌的关联性更为明确。但偶尔食用肥肉或控制摄入量在膳食指南推荐范围内,通常不会显著增加风险。合理搭配蔬菜水果、全谷物等食物,可帮助平衡脂肪酸摄入。
建议保持均衡饮食,将肥肉摄入控制在每周不超过100克,优先选择鱼类、禽类等白肉替代部分红肉。定期进行乳腺自查和医学筛查,尤其是有家族史或肥胖人群。若出现乳房肿块、皮肤凹陷等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