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标志物检查频率一般为6-12个月一次,实际间隔需根据高危因素、既往病史、标志物类型及医生建议综合调整。
1、高危人群存在家族史或长期吸烟等高风险因素者,建议每3-6个月监测一次,重点筛查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等特异性标志物。
2、癌症患者治疗期间需1-3个月复查,用于评估疗效;康复期可延长至3-6个月,监测复发需结合CA125、PSA等动态变化。
3、健康体检普通人群年度体检时联合检查即可,异常结果需结合影像学复查,避免过度检测导致假阳性焦虑。
4、特殊标志物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等器官特异性指标,50岁以上男性建议每年检测,异常时需进行游离PSA比值分析。
检查前应避免剧烈运动及高脂饮食,结果解读需由专科医生结合临床表现综合判断,不建议自行频繁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