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肺炎后遗症在儿童中主要表现为持续性咳嗽、活动耐力下降、肺功能异常及反复呼吸道感染,通常与气道高反应性、肺组织修复延迟、继发细菌感染或免疫调节紊乱有关。
1、气道高反应病毒感染后支气管黏膜损伤可能导致气道敏感性增高,表现为运动后咳嗽或喘息。建议家长避免让孩子接触冷空气及粉尘刺激,医生可能开具孟鲁司特钠、布地奈德混悬液或沙丁胺醇雾化溶液。
2、肺修复延迟儿童肺泡发育未成熟,病毒侵袭后修复周期较长。家长需定期复查胸片,临床可能使用乙酰半胱氨酸颗粒、氨溴索口服液或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喷雾剂促进修复。
3、继发感染受损呼吸道黏膜易继发细菌感染。家长需观察孩子是否出现黄脓痰或反复发热,医生可能根据药敏结果选择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克洛或阿奇霉素干混悬剂。
4、免疫紊乱部分患儿会出现Th1/Th2细胞因子失衡。建议家长保证孩子充足睡眠,临床可能配合匹多莫德口服液、脾氨肽冻干粉或玉屏风颗粒进行免疫调节。
恢复期需保证优质蛋白和维生素A摄入,可适量食用鸡蛋羹、胡萝卜泥、山药粥和猕猴桃,避免剧烈运动并定期监测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