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性眩晕的确诊需结合颈椎影像学检查、前庭功能评估、临床症状排除及动态血压监测。诊断方法主要有颈椎X线、经颅多普勒超声、眼震电图和颈部血管造影。
1、颈椎影像学颈椎X线或MRI可观察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等结构性病变,伴随颈部疼痛或活动受限时提示颈椎源性眩晕。
2、前庭功能评估眼震电图和冷热试验能鉴别前庭系统异常,排除耳源性眩晕,典型表现为头位变动诱发的短暂眩晕。
3、临床症状排除需与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梅尼埃病等鉴别,颈性眩晕多伴颈椎病史,眩晕与头位旋转直接相关。
4、血流动力学检测经颅多普勒超声评估椎基底动脉供血,血管造影可明确椎动脉受压情况,常见于颈椎旋转时血流受阻诱发眩晕。
确诊后建议避免突然转头动作,配合颈椎牵引治疗,眩晕发作期需卧床休息并监测血压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