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患者生存期差异较大,主要与血压控制情况、并发症管理、基础疾病、生活习惯等因素有关。规范治疗可使多数患者获得接近正常寿命。
1. 血压控制规律监测并保持血压低于140/90mmHg是关键,需遵医嘱服用氨氯地平、缬沙坦、氢氯噻嗪等降压药物,避免自行调整剂量。
2. 并发症管理定期筛查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冠心病患者需配合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治疗,脑卒中患者需进行康复训练。
3. 基础疾病合并糖尿病者应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下,肥胖患者需减重,慢性肾病患者需限制蛋白质摄入。
4. 生活习惯每日食盐摄入不超过5克,戒烟限酒,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保持情绪稳定。
建议高血压患者每3个月复查血压及靶器官功能,出现头痛、胸闷等症状及时就医,长期规范管理可显著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