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是一种由基因突变引起的家族性结直肠癌综合征,主要表现为结直肠癌高风险且不伴随息肉病特征。该疾病与错配修复基因缺陷相关,通常具有早发性和多原发癌倾向。
1、基因突变:MLH1、MSH2等错配修复基因突变是主要病因,可通过基因检测确诊,建议高风险家族成员进行定期肠镜筛查。
2、家族聚集:符合阿姆斯特丹标准(家族中两代以上、三人以上患病)需高度警惕,推荐从20-25岁开始每1-2年进行结肠镜检查。
3、早发特征:患者发病年龄常早于50岁,肿瘤多位于近端结肠,病理表现为黏液腺癌或低分化癌比例较高。
4、多癌倾向:可能同时或异时发生子宫内膜癌、胃癌等其他恶性肿瘤,需进行多器官监测和预防性随访。
确诊患者及携带者应建立终身随访计划,保持低脂高纤维饮食,避免吸烟酗酒等危险因素,必要时可考虑预防性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