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可能会引起高血压,但并非所有抑郁症患者都会出现高血压。抑郁症与高血压的关联主要与长期心理压力、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因素有关。
抑郁症患者长期处于情绪低落、焦虑状态,容易导致交感神经持续兴奋,促使血压升高。这类患者可能出现心悸、头晕等症状,血压波动幅度较大。部分患者因长期失眠或作息紊乱,进一步加重自主神经调节异常,形成恶性循环。抗抑郁药物如帕罗西汀片、舍曲林片等也可能对血压产生轻微影响,但通常不会直接导致高血压。
少数抑郁症患者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时,两种疾病可能相互影响。这类患者往往有高血压家族史,或本身存在肥胖、高盐饮食等危险因素。当抑郁情绪发作时,血压可能出现短暂性急剧升高,甚至诱发高血压危象,需警惕胸闷、视物模糊等靶器官损害表现。
建议抑郁症患者定期监测血压,保持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饮食上注意控制钠盐摄入,多补充富含镁元素的食物如菠菜、杏仁等。若出现持续血压升高或剧烈头痛等症状,应及时到心血管内科和心理健康科联合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