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番茄的营养确实更容易被人体吸收,尤其是番茄红素的生物利用度显著提高。番茄在加热过程中细胞壁被破坏,释放出更多脂溶性营养素,同时部分维生素C会流失。
生番茄的细胞结构完整,番茄红素被紧密包裹在纤维素基质中,直接食用时吸收率仅有3-5%。经过加热处理后,番茄组织软化破裂,番茄红素的顺式异构体比例增加,其生物利用度可提升至30-50%。这种变化源于热处理使蛋白质变性,破坏了细胞壁果胶结构,促进脂溶性成分释放。同时高温会转化部分全反式番茄红素为顺式结构,更易溶于胆汁酸胶束而被肠道吸收。但水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C在80℃以上会快速分解,100℃加热2分钟损失率达15%,长时间炖煮可能损失过半。
采用适量油脂烹调可进一步促进吸收。番茄红素属于脂溶性物质,与橄榄油等健康油脂共同摄入时,其在肠道内的溶解度可提高2-3倍。短时间快炒或隔水蒸制能较好保留维生素,而长时间高温油炸会导致更多营养素破坏。对于类胡萝卜素吸收障碍人群,熟制番茄是更优选择。需注意番茄碱等生物碱在未成熟番茄中含量较高,充分加热可降低其潜在毒性。
建议将熟番茄与深色蔬菜、优质蛋白搭配食用,每周摄入3-4次,每次100-150克为宜。胃肠道敏感者应避免空腹大量食用生番茄,糖尿病患者需注意控制含糖茄汁摄入量。保留汤汁的烹饪方式更利于营养素利用,如番茄炖牛腩的汤汁中含有大量溶出的番茄红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