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缩异常可能导致早产、胎儿窘迫、产程停滞或产后出血等不良后果。宫缩异常主要包括宫缩乏力、宫缩过强及不协调性宫缩,需根据具体类型评估风险。
1、早产宫缩过强或频繁可能引发早产。子宫肌肉异常收缩可能导致宫颈过早扩张,胎儿在未足月时娩出。早产儿可能出现呼吸窘迫综合征、低体重等问题。需通过抑制宫缩药物如盐酸利托君注射液、阿托西班注射液等延缓分娩,并结合卧床休息减少刺激。
2、胎儿窘迫宫缩过强或不协调会减少胎盘血流,导致胎儿缺氧。表现为胎心率异常、胎动减少。需立即吸氧并调整体位,必要时使用硫酸镁注射液缓解宫缩。若窘迫持续,可能需紧急剖宫产终止妊娠。
3、产程停滞宫缩乏力会导致产程延长,增加感染和胎儿风险。可能需静脉滴注缩宫素注射液加强宫缩,或通过气囊扩张辅助宫颈开口。若处理无效,需考虑器械助产或手术干预。
4、产后出血宫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子宫无法有效闭合血管,导致失血过多。需立即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或米索前列醇片促进宫缩,同时补充血容量。严重时需手术止血或子宫压迫缝合。
5、子宫破裂既往剖宫产史者若发生强直性宫缩,可能引发子宫瘢痕破裂。表现为剧烈腹痛、血压下降。需紧急手术修复或切除子宫,同时输血抢救。预防需严格控制催产素使用剂量。
孕期应定期监测宫缩频率及强度,避免过度劳累。出现宫缩异常伴腹痛、出血或胎动异常时,须立即就医。分娩时需专业评估宫缩模式,必要时干预以保障母婴安全。产后注意观察出血量及子宫复旧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