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虫性龟头炎的诊断依据主要有分泌物镜检、临床症状观察、病史采集、实验室检查以及鉴别诊断。滴虫性龟头炎是由阴道毛滴虫感染引起的炎症,需结合多项检查结果综合判断。
1、分泌物镜检取龟头分泌物或尿道口分泌物进行显微镜检查,若发现活动的阴道毛滴虫即可确诊。滴虫呈梨形,前端有鞭毛,运动活跃。镜检前需避免使用抗生素或冲洗剂,以免影响检出率。该方法快速简便,是诊断滴虫性龟头炎的首选方式。
2、临床症状观察典型表现为龟头红肿、瘙痒,表面有稀薄脓性分泌物,伴尿道口灼热感或排尿不适。部分患者可见龟头黏膜糜烂或浅溃疡。症状多在与感染者接触后3-7天出现,夜间瘙痒可能加重。需注意与非特异性龟头炎、念珠菌性龟头炎的症状区别。
3、病史采集重点询问近期性接触史、伴侣有无阴道炎症状,以及个人卫生习惯。滴虫性龟头炎多通过性接触传播,少数可能通过共用浴具感染。同时需了解患者是否合并糖尿病、免疫缺陷等基础疾病,这些因素可能影响病情发展。
4、实验室检查除镜检外,可进行分泌物培养提高检出率,采用 Diamond 培养基需培养48-72小时。PCR检测滴虫DNA具有较高敏感性,适用于镜检阴性但高度怀疑的病例。血常规可能显示轻度白细胞升高,但无特异性。
5、鉴别诊断需与细菌性龟头炎、念珠菌性龟头炎、过敏性龟头炎等鉴别。细菌性感染分泌物常更黏稠;念珠菌感染可见白色凝乳状分泌物;过敏性疾病多伴明显瘙痒但无典型分泌物。必要时需进行梅毒血清学检测排除硬下疳。
确诊滴虫性龟头炎后,患者及性伴侣需同步治疗,避免重复感染。治疗期间应保持局部清洁干燥,避免性生活。日常需选择透气棉质内裤,避免使用刺激性洗剂。饮食宜清淡,限制辛辣食物摄入。治疗后1周需复查确认病原体清除情况,若症状持续需进一步检查是否存在混合感染或耐药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