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期脱肛可能由盆底肌松弛、长期便秘、激素水平波动、子宫后倾等原因引起,可通过盆底肌锻炼、饮食调整、药物治疗、手术修复等方式改善。
1、盆底肌松弛妊娠或年龄增长导致盆底肌支撑力减弱,经期腹压增高时易诱发直肠脱垂。建议每日进行凯格尔运动增强肌力,严重者可遵医嘱使用补中益气丸、黄芪颗粒等中成药。
2、长期便秘排便用力会增加直肠脱垂风险,经期盆腔充血会加重症状。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并保持饮水,必要时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聚乙二醇4000散等缓泻剂。
3、激素水平波动月经期前列腺素分泌增多可能引发肠道蠕动异常。伴随腹痛时可短期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或使用双氯芬酸钠栓直肠给药缓解症状。
4、子宫后倾子宫位置异常可能压迫直肠,经期盆腔充血加重压迫症状。需妇科检查确认,必要时通过子宫复位术或子宫悬吊术治疗。
经期避免久蹲久站,每日温水坐浴促进血液循环,若脱出物无法回纳或出现嵌顿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