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量吃油有助于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主要能为身体提供必需脂肪酸、促进脂溶性维生素吸收、供给能量、维持体温和保护内脏器官。
1. 必需脂肪酸:植物油中的亚油酸和α-亚麻酸是人体无法合成的必需脂肪酸,参与细胞膜构成和前列腺素合成。缺乏时可能导致皮肤干燥、伤口愈合缓慢,适量摄入有助于调节胆固醇代谢。橄榄油、亚麻籽油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油类更适合日常选用。
2. 维生素吸收:油脂作为脂溶性维生素A、D、E、K的载体,能促进这些维生素在小肠的吸收。长期完全无油饮食可能引发夜盲症、骨质疏松等问题。建议在凉拌或烹调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时加入少量芝麻油或花生油。
3. 能量供给:每克油脂可提供9千卡热量,是碳水化合物的两倍多,能为高强度体力活动或低温环境工作者持续供能。登山、冬泳等特殊场景可适当增加坚果油或椰子油的摄入比例。
4. 体温调节:皮下脂肪层具有隔热保温作用,寒冷地区居民传统饮食中动物油脂比例较高。但现代人需注意控制猪油、牛油等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量,建议与植物油交替使用。
5. 器官保护:内脏周围的脂肪垫能缓冲外力冲击,肾周脂肪还可固定器官位置。但腹部脂肪堆积过量可能增加代谢性疾病风险,建议选择茶油、米糠油等含植物甾醇的油类。
健康成人每日食用油摄入量建议控制在25-30克,优先选用含单不饱和脂肪酸的油类如橄榄油、山茶油。高温烹调时选择花生油等烟点较高的油,避免反复煎炸。同时需搭配充足蔬菜水果和全谷物,保持脂肪酸摄入平衡。存在高血脂、胆囊疾病等特殊情况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油种类和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