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水可能增加中耳炎的发生概率,但并非直接致病因素。中耳炎通常由感染、咽鼓管功能障碍或外界压力变化等因素导致。
潜水时水压变化可能对中耳造成压力,若咽鼓管无法及时平衡内外压力,可能导致中耳黏膜损伤或积液,增加细菌感染风险。常见诱发原因包括上呼吸道感染未愈时潜水、下潜速度过快导致压力骤变、耳部防护措施不当等。部分人群因先天性咽鼓管狭窄或既往中耳炎病史,更易在潜水后出现耳痛、耳闷、听力下降等中耳炎症状。
预防潜水相关中耳炎需避免感冒期间潜水,下潜时通过吞咽或捏鼻鼓气平衡耳压,使用专业耳塞保护耳道。若出现持续性耳痛或流脓症状应及时就诊耳鼻喉科,避免自行掏耳或用药。日常注意增强体质,减少上呼吸道感染概率。
中耳炎粘连通常是可以治好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中耳炎粘连可能与咽鼓管功能障碍、慢性中耳炎反复发作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听力下降、耳闷胀感等症状。对于轻度粘连,可遵医嘱使用盐酸左氧氟沙星滴耳液、醋酸泼尼松龙滴耳液等药物控制炎症,配合咽鼓管吹张治疗。对于严重粘连或药物治疗无效者,需行鼓室成形术或粘连松解术等手术干预,术后需定期复查听力恢复情况。
治疗期间应避免用力擤鼻,保持耳道干燥,饮食宜清淡并加强营养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