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腹泻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口服补液盐散、消旋卡多曲颗粒、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等药物。小儿腹泻可能与饮食不当、肠道感染、过敏等因素有关,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就医,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一、蒙脱石散蒙脱石散适用于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腹泻。该药物能覆盖消化道黏膜,吸附病原体和毒素。使用时需注意与其他药物间隔两小时,避免影响吸收。常见剂型为蒙脱石散剂,需按体重调整用量。
二、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用于肠道菌群失调导致的腹泻。所含活菌可直接补充肠道有益菌,抑制致病菌生长。该药需用温水冲服,避免与抗生素同服。对牛奶过敏的患儿应选择不含乳糖的剂型。
三、口服补液盐散口服补液盐散能预防和纠正腹泻引起的脱水。其成分配比符合世界卫生组织标准,可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家长需按说明书比例配制,少量多次喂服。重度脱水患儿需配合静脉补液治疗。
四、消旋卡多曲颗粒消旋卡多曲颗粒适用于分泌性腹泻,能减少肠道水分分泌。该药需在餐前服用,疗程一般不超过7天。用药期间需监测患儿排便次数和性状变化,出现便秘应及时减量。
五、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含三种益生菌,可改善抗生素相关性腹泻。需冷藏保存,用温水送服。与抗菌药物联用时需间隔三小时,避免活菌失活。部分患儿可能出现轻微腹胀等反应。
家长需注意观察患儿精神状态、尿量和皮肤弹性,记录排便次数和性状。腹泻期间应继续母乳喂养或选择无乳糖配方奶,已添加辅食的幼儿可进食米汤、苹果泥等低渣食物。所有药物均须严格遵医嘱使用,避免自行调整剂量或更换药物。若出现血便、持续高热或嗜睡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家长可通过观察患儿精神状态、皮肤弹性、尿量、口腔黏膜湿润度及前囟凹陷程度等指标判断小儿腹泻后是否脱水。轻度脱水表现为尿量略减少、口唇稍干,重度脱水可能出现眼窝凹陷、无尿、嗜睡甚至休克。
患儿尿量明显减少是脱水的早期信号。腹泻导致体液丢失时,肾脏会减少尿液生成以维持血容量。家长可记录6-8小时内尿布更换次数,婴儿少于6片或儿童无排尿需警惕。同时触摸手脚温度,四肢发凉提示循环不良。这种情况需要少量多次补充口服补液盐,如口服补液盐散Ⅲ,并密切监测尿量恢复情况。
皮肤弹性测试能反映组织灌注状态。用拇指和食指轻捏腹部皮肤,松开后回弹超过2秒说明脱水。伴随症状包括哭时泪少、眼睑干燥,此时体内水分丢失已达体重5%。需立即增加补液量,可选用葡萄糖电解质泡腾片溶解后分次饮用,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诱发呕吐。
口腔黏膜干燥呈黏腻感是典型表现。用清洁棉签轻拭舌面,无唾液附着或舌面出现裂纹提示中度脱水。患儿可能拒绝进食并伴有呼吸急促,此时血钠浓度往往异常。应当调整补液方案,必要时使用蒙脱石散保护肠黏膜,并就医进行静脉补液评估。
前囟凹陷仅适用于2岁以下婴幼儿。在患儿安静时触摸头顶部,明显凹陷如小坑说明严重脱水。伴随意识改变如烦躁或萎靡时,提示脱水超过体重10%,可能已出现代谢性酸中毒。须紧急送医处理,途中可继续口服补液盐溶液维持,禁用含糖饮料以防加重腹泻。
维持患儿水电解质平衡需注意补液温度接近体温,每次5-10毫升少量频服。母乳喂养婴儿应增加哺乳次数,配方奶喂养者可暂时稀释奶粉浓度。恢复期饮食选择香蕉、米汤等低渣食物,避免高糖高脂饮食。所有补液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出现持续高热、血便或抽搐等症状必须立即急诊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