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尾炎在出现穿孔、腹膜炎或脓毒血症时最为严重。阑尾炎的严重程度主要与穿孔导致感染扩散、腹膜炎引发全身炎症反应、脓毒血症危及生命、肠梗阻加重病情、脓肿形成延迟治疗等因素有关。
1、穿孔导致感染扩散阑尾壁穿孔后,肠道内容物和细菌会进入腹腔,引起局限性或弥漫性感染。患者可能出现剧烈腹痛从右下腹蔓延至全腹,伴有高热、寒战等全身中毒症状。此时需紧急手术切除阑尾并清理腹腔,术后需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等广谱抗生素控制感染。
2、腹膜炎引发全身炎症反应当感染波及腹膜时,可导致血压下降、心率增快等休克表现。查体可见板状腹、反跳痛明显。治疗需在抗感染基础上补充血容量,严重者需住重症监护室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腹膜炎可能遗留肠粘连等后遗症。
3、脓毒血症危及生命细菌毒素入血后可能引发多器官功能障碍,表现为呼吸急促、尿量减少、意识模糊等。需进行血培养并升级抗生素至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等强效药物,必要时需机械通气或血液净化支持。
4、肠梗阻加重病情炎症渗出可能导致肠管粘连或麻痹性肠梗阻,表现为呕吐、腹胀、肛门停止排气排便。腹部X线可见气液平面。需禁食胃肠减压,静脉补充营养,梗阻持续不缓解需手术松解粘连。
5、脓肿形成延迟治疗阑尾周围脓肿会使手术难度增加,需先经皮穿刺引流或静脉使用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控制感染,待炎症局限后再行二期手术。脓肿破溃可能再次引发弥漫性腹膜炎。
预防阑尾炎恶化需注意早期识别症状,典型表现为转移性右下腹痛伴食欲减退。发病初期可暂时禁食,避免剧烈运动加重穿孔风险。术后恢复期应循序渐进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如燕麦、西蓝花等,促进肠蠕动恢复。定期复查血常规和腹部超声,观察炎症指标变化。出现持续发热或腹痛加剧应立即返院检查。
额窦炎通常在内科治疗无效或出现严重并发症时需要手术干预。
额窦炎是鼻窦炎的一种类型,当患者出现持续头痛、鼻塞、脓性鼻涕等症状时,多数可通过药物治疗缓解。常用药物包括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桉柠蒎肠溶软胶囊、布地奈德鼻喷雾剂等。同时配合鼻腔冲洗、局部热敷等物理疗法,多数患者症状可得到改善。
当患者出现视力下降、颅内感染、眶周脓肿等严重并发症,或经过规范药物治疗3个月以上症状仍未缓解时,需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鼻内镜下额窦开放术、额窦球囊扩张术等,目的是恢复额窦正常引流功能。术后需定期复查鼻腔情况,避免复发。
日常应保持鼻腔清洁,避免用力擤鼻,注意保暖预防感冒,减少额窦炎复发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