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出现溃烂性缺损可能由牙周炎、创伤性溃疡、口腔疱疹、坏死性龈口炎或口腔癌引起,需根据具体病因采取针对性治疗。
1、牙周炎:
长期菌斑堆积导致牙龈组织破坏,表现为牙龈红肿、出血及深牙周袋形成。治疗需进行专业洁治配合局部抗菌药物,如氯己定含漱液。重度病例可能需牙周翻瓣手术清除感染组织。
2、创伤性溃疡:
尖锐食物或不良修复体持续摩擦可造成牙龈局部坏死,形成火山口状溃疡伴灰白色假膜。去除刺激源后使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促进愈合,一般2周内可恢复。
3、口腔疱疹:
单纯疱疹病毒复发感染时,牙龈可出现簇集性小溃疡并融合成片。急性期需口服阿昔洛韦等抗病毒药物,配合利多卡因凝胶缓解疼痛,病程约7-10天。
4、坏死性龈口炎:
梭形杆菌与螺旋体混合感染导致牙龈乳头坏死,特征为灰黄色假膜覆盖的火山口样溃疡伴腐臭味。治疗采用甲硝唑联合青霉素,辅以过氧化氢溶液局部冲洗。
5、口腔癌:
长期不愈的菜花样溃疡需警惕鳞状细胞癌,活检确诊后需手术切除联合放疗。早期病变五年生存率可达80%,晚期预后显著下降。
日常需选用软毛牙刷避免机械刺激,每日使用牙线清洁邻面。增加猕猴桃、西兰花等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摄入,促进胶原合成。戒烟限酒可降低口腔黏膜病变风险,出现溃疡超过两周未愈或伴随异常增生时需立即就诊。定期口腔检查能早期发现癌前病变,建议每半年进行专业洁治维护牙周健康。
牙烂了个大窟窿有臭味可能与龋齿、牙髓炎、根尖周炎等因素有关,可通过补牙、根管治疗、拔牙等方式治疗。
龋齿是牙齿硬组织被细菌侵蚀形成的缺损,常伴随食物嵌塞和口臭。牙髓炎由龋齿发展而来,表现为自发痛和腐败性臭味。根尖周炎多因感染扩散至牙根尖,可能形成脓液导致异味。轻度龋齿可通过清除腐质后树脂充填修复。牙髓炎需根管治疗清除坏死组织并封闭根管。严重缺损无法保留的患牙需拔除后义齿修复。治疗期间可使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抑制口腔细菌,疼痛明显时可短期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
日常应使用含氟牙膏刷牙,饭后用牙线清洁牙缝,每半年进行口腔检查,避免进食过冷过热或黏性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