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溃疡的治疗需根据病因选择药物,常用特效药有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铝碳酸镁咀嚼片、胶体果胶铋胶囊、枸橼酸铋钾颗粒、雷贝拉唑钠肠溶片等。胃溃疡多与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等因素有关,需在医生指导下规范用药。
1、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是质子泵抑制剂,通过抑制胃酸分泌减轻胃黏膜损伤。适用于胃溃疡合并反酸烧心症状的患者,对幽门螺杆菌阳性者需联合抗生素治疗。用药期间可能出现头痛或腹胀,长期使用须监测血镁水平。
2、铝碳酸镁咀嚼片铝碳酸镁咀嚼片为抗酸剂,能快速中和胃酸并形成保护膜覆盖溃疡面。适合胃溃疡急性期缓解疼痛,可与其他药物间隔两小时服用。肾功能不全者慎用,过量可能引起电解质紊乱。
3、胶体果胶铋胶囊胶体果胶铋胶囊在酸性环境下形成胶体保护层,促进溃疡愈合。兼具杀灭幽门螺杆菌作用,常与抗生素联用。服药后可能出现黑便属正常现象,哺乳期妇女禁用。
4、枸橼酸铋钾颗粒枸橼酸铋钾颗粒通过铋剂沉淀物隔离胃酸侵蚀,同时刺激前列腺素分泌修复黏膜。需空腹服用且用药期间禁饮牛奶,疗程一般不超过8周,避免铋剂蓄积中毒。
5、雷贝拉唑钠肠溶片雷贝拉唑钠肠溶片作为新一代质子泵抑制剂,抑酸效果更持久稳定。适用于难治性胃溃疡或合并出血病例,老年患者需评估骨质疏松风险。与氯吡格雷联用时需调整剂量。
胃溃疡患者除药物治疗外,应保持规律饮食避免过饥过饱,限制辛辣刺激及高脂食物摄入。戒烟戒酒并减少浓茶咖啡饮用,进餐时细嚼慢咽。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需完成全程抗生素治疗,用药期间定期复查胃镜。若出现呕血黑便或剧烈腹痛应立即就医。
胃溃疡复查通常需要做胃镜,胃镜检查能直接观察溃疡愈合情况并排查癌变风险。复查方式主要有胃镜检查、幽门螺杆菌检测、病理活检、血清学检查、影像学检查等。
1、胃镜检查胃镜是胃溃疡复查的核心手段,通过内镜可清晰观察溃疡部位、大小及边缘特征,判断是否出现瘢痕愈合或活动性出血。对于长期不愈的溃疡或可疑病变,胃镜能同步完成组织取样,为病理诊断提供依据。胃镜检查前需空腹8小时以上,检查过程中可能引起轻微恶心感,但通常不会造成明显疼痛。
2、幽门螺杆菌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胃溃疡复发的主要诱因,复查时需通过尿素呼气试验或胃黏膜活检确认是否根除成功。若检测结果阳性,需调整抗生素治疗方案。该检测具有无创、准确性高的特点,但检查前需停用抑酸药和抗生素至少2周。
3、病理活检针对胃镜下发现的异常黏膜改变,需钳取3-5块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鉴别良性溃疡与早期胃癌。病理检查能明确细胞异型程度和腺体结构变化,对制定后续随访计划具有指导意义。取材部位应包含溃疡边缘和基底,活检后可能出现短暂黑便属正常现象。
4、血清学检查通过检测胃蛋白酶原比值和胃泌素水平,间接评估胃黏膜功能状态。血清学指标异常可能提示萎缩性胃炎或恶性溃疡风险,但无法替代胃镜的直观诊断价值。该检查适合作为胃镜复查的辅助手段,尤其对不耐受胃镜的高龄患者更具适用性。
5、影像学检查钡餐造影或CT检查可用于评估溃疡并发症,如穿孔、幽门梗阻等结构异常。影像学检查对黏膜表浅病变的敏感性较低,通常作为胃镜禁忌症患者的备选方案。检查时需服用造影剂,可能产生轻微腹胀等不适。
胃溃疡患者复查期间应保持清淡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和浓茶咖啡。规律进食有助于减少胃酸分泌,每日可少量多餐5-6次。戒烟戒酒能降低黏膜损伤风险,适当补充维生素B族和优质蛋白促进组织修复。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精神紧张诱发胃酸过度分泌。若出现呕血、剧烈腹痛或体重骤降,须立即就医。遵医嘱定期复查胃镜,一般愈合期溃疡需3-6个月复查,伴有上皮内瘤变者需缩短至1-3个月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