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眼底血管造影是一种用于诊断眼底疾病的检查方法,通过静脉注射荧光素钠后拍摄眼底血管动态影像,帮助医生观察视网膜和脉络膜的血液循环状态。
荧光眼底血管造影检查前需要散瞳,患者需签署知情同意书。检查时医生会将荧光素钠快速注入肘静脉,同时用特殊相机连续拍摄眼底图像。荧光素钠会使血管内血液显影,医生可清晰看到视网膜动脉、静脉的充盈时间,以及是否存在血管渗漏、闭塞或新生血管等异常。整个过程约需10-15分钟,检查后皮肤和尿液可能暂时性黄染。
该检查主要用于诊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等血管性疾病。对于青光眼患者、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孕妇及对荧光素钠过敏者需谨慎评估风险。检查后建议多喝水促进造影剂排泄,24小时内避免强光刺激眼睛,出现恶心、皮疹等过敏反应需立即就医。
日常需注意控制血糖血压,戒烟限酒,定期眼科检查。糖尿病患者建议每年检查一次,已有视网膜病变者需遵医嘱增加检查频率。检查后48小时内避免驾驶或操作精密仪器,因瞳孔散大状态可能影响视力调节功能。
眼底血管造影检查前后需注意禁食禁水、停用影响结果药物、避免强光刺激等事项。该检查主要用于诊断视网膜血管性疾病,检查前需签署知情同意书,检查后需观察有无过敏反应并避免揉眼。
检查前8-12小时需严格禁食禁水,防止造影剂引发呕吐导致误吸。青光眼患者需提前告知医生,因散瞳可能诱发眼压升高。服用二甲双胍的糖尿病患者应停药48小时,避免造影剂加重肾脏负担。检查前需移除隐形眼镜和美瞳,散瞳后会出现视物模糊,建议携带墨镜并安排家属陪同。对碘过敏、严重肝肾疾病、妊娠期女性等禁忌人群需提前与医生沟通替代方案。
检查后需在院内观察30分钟,出现皮肤瘙痒、胸闷等过敏症状需立即处理。造影剂通过尿液排出,应多饮水促进代谢,24小时内尿液可能呈淡黄色属正常现象。散瞳效果持续4-6小时,期间避免驾驶和精细操作。检查后当天避免揉眼,防止角膜上皮损伤。眼部可能出现短暂畏光、视物模糊,通常2-3天自行缓解,若持续红肿疼痛需及时复诊。
检查后一周内避免强光直射眼睛,外出佩戴防紫外线墨镜。饮食宜清淡,多补充维生素A和叶黄素含量高的食物如胡萝卜、菠菜等。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防止眼压波动。按医嘱使用人工泪液缓解干眼症状,勿自行使用含激素眼药水。定期复查眼底情况,糖尿病患者需加强血糖监测。若出现视力骤降、眼痛加剧等异常,应立即前往眼科急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