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疗的副作用主要有皮肤反应、疲劳、食欲下降、骨髓抑制和放射性炎症。放疗是治疗肿瘤的重要手段,但可能对正常组织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
1、皮肤反应放疗区域的皮肤可能出现红斑、干燥、脱屑或瘙痒,严重时可能发生糜烂或溃疡。这些反应通常在治疗开始后2-3周出现,与放射线损伤表皮细胞有关。建议使用温和的清洁产品,避免摩擦和日晒。医生可能会开具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外用溶液或磺胺嘧啶银乳膏帮助皮肤修复。
2、疲劳放疗期间常见持续性疲倦感,可能与治疗消耗体能、睡眠质量下降或贫血有关。这种疲劳不同于普通劳累,休息后往往不能完全缓解。建议调整作息时间,进行低强度活动如散步。血常规检查可帮助判断是否合并贫血,必要时可使用多糖铁复合物胶囊或叶酸片改善造血功能。
3、食欲下降放射线可能影响消化道上皮细胞更新,导致味觉改变、恶心或进食量减少。头颈部放疗患者症状更为明显。少量多餐、选择高蛋白食物有助于维持营养。医生可能开具甲氧氯普胺片或多潘立酮片缓解恶心,严重营养不良时需考虑肠内营养制剂。
4、骨髓抑制放射线可能抑制骨髓造血功能,表现为白细胞、血小板或红细胞减少。血象监测非常重要,中性粒细胞减少时感染风险增加。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可用于提升白细胞,必要时需输血支持。治疗期间应避免到人群密集场所,注意口腔和饮食卫生。
5、放射性炎症根据照射部位不同可能出现特定炎症,如放射性肺炎表现为咳嗽气促,放射性肠炎引起腹泻腹痛。这些反应多在治疗后期或结束后出现。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片可减轻炎症反应,蒙脱石散能改善腹泻症状。肺部放疗患者需定期进行肺功能评估。
放疗期间应保持充足水分摄入,每日饮用2000-2500毫升温水有助于代谢废物排出。饮食以易消化、高蛋白为主,如蒸蛋羹、鱼肉泥和嫩豆腐。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加重黏膜损伤。治疗区域皮肤避免使用含酒精的护肤品,穿着宽松棉质衣物减少摩擦。适当进行温和伸展运动,如太极拳或瑜伽,但避免过度劳累。定期复查血常规和肝肾功能,出现发热、严重疼痛或异常出血应及时就医。完成放疗后仍需长期随访,监测迟发性副作用和肿瘤复发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