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通过透析一般不能完全治好,但可以替代肾脏功能,帮助维持生命。透析主要用于终末期肾病患者,通过清除体内代谢废物和多余水分来缓解症状。
透析分为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两种方式。血液透析需要每周到医院进行多次治疗,通过机器过滤血液中的废物。腹膜透析可以在家中进行,利用腹膜作为天然过滤器清除毒素。透析能够有效控制尿毒症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缓疾病进展。透析过程中可能出现低血压、感染、贫血等并发症,需要密切监测并及时处理。长期透析患者需严格控制水分和电解质摄入,避免高钾血症等风险。
终末期肾病患者的肾脏功能通常无法恢复,透析是终身治疗手段。少数急性肾损伤患者经过透析支持后,肾脏可能恢复部分功能。肾移植是唯一能完全替代肾脏功能的治疗方法,但受限于供体来源和排斥反应等问题。透析患者需要定期评估营养状况,预防骨质疏松和心血管疾病等并发症。
肾病患者应保持低盐低脂优质蛋白饮食,控制血压和血糖在目标范围。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定期监测肾功能指标。适当进行有氧运动,维持合理体重。保持良好心态,积极配合治疗,有助于提高透析效果和生活质量。出现水肿、乏力、食欲下降等症状加重时需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肾病综合征最根本的病理生理改变是肾小球滤过屏障损伤导致的蛋白尿。肾病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肿和高脂血症,其核心机制与肾小球基底膜电荷屏障或机械屏障破坏有关。
肾小球滤过屏障由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基底膜和足细胞构成。电荷屏障受损时,带负电荷的蛋白质如白蛋白因静电排斥作用减弱而漏出;机械屏障受损则因孔径增大导致大分子蛋白滤过增加。长期蛋白尿会进一步引发低蛋白血症,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促使水分向组织间隙转移形成水肿。同时肝脏代偿性合成脂蛋白增多,出现高脂血症。部分患者还可能因免疫复合物沉积、足细胞损伤或遗传性结构异常加重滤过屏障功能障碍。
肾病综合征的治疗需针对原发病因,如微小病变型肾病可使用醋酸泼尼松片,膜性肾病可联合环磷酰胺片,同时配合呋塞米片缓解水肿。日常需限制钠盐摄入,补充优质蛋白如鸡蛋清,避免感染等诱发因素。建议定期监测尿蛋白定量和肾功能,及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