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引起的心律失常主要表现为心悸、胸闷、头晕、晕厥和心力衰竭等症状。这些症状与心肌缺血导致的心电活动紊乱密切相关。
1、心悸:
冠心病患者常自觉心跳不规律或心跳过速,多由室性早搏、房性早搏等心律失常引起。心肌缺血可导致心肌细胞电生理特性改变,引发异常电冲动形成。轻度心悸可通过吸氧、休息缓解,频发心悸需进行动态心电图监测。
2、胸闷:
心律失常发作时常伴随胸骨后压迫感或疼痛,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相关。快速型心律失常会加重心肌耗氧,诱发心绞痛。患者可能出现呼吸困难、出汗等伴随症状,需立即含服硝酸甘油并就医。
3、头晕:
严重心律失常导致心输出量下降时,可引起脑供血不足。常见于心室率过缓或过速的情况,患者可能出现视物模糊、站立不稳等前驱症状。持续性头晕需警惕阿斯综合征发作风险。
4、晕厥:
恶性心律失常如室速、室颤会导致短暂意识丧失,通常突然发生且恢复较快。这类情况提示心肌严重缺血,可能伴随抽搐、尿失禁等表现,需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和除颤治疗。
5、心力衰竭:
长期未控制的心律失常可导致心脏扩大和收缩功能下降。患者表现为活动耐力减低、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和下肢水肿。这种情况需要综合评估心功能并调整抗心衰治疗方案。
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应注意低盐低脂饮食,每日钠盐摄入控制在5克以下,多食用富含钾镁的香蕉、深色蔬菜等食物。保持适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运动时心率不宜超过220-年龄×60%。避免情绪激动、寒冷刺激等诱发因素,严格遵医嘱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定期复查心电图和心脏超声。戒烟限酒,保证充足睡眠,出现心悸加重或新发晕厥症状应及时就医。
心律失常可用盐酸普罗帕酮片、酒石酸美托洛尔片、盐酸胺碘酮片等药物治疗。
心律失常可能与心肌缺血、心脏传导系统异常、电解质紊乱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心悸、胸闷、头晕等症状。盐酸普罗帕酮片属于钠通道阻滞剂,适用于室上性心动过速及室性心律失常。酒石酸美托洛尔片为β受体阻滞剂,可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窦性心动过速或房颤。盐酸胺碘酮片通过延长心肌细胞动作电位时程,对房性及室性心律失常均有疗效。上述药物均需严格遵循心电图监测结果使用,避免自行调整剂量。
日常需保持规律作息,避免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品,定期复查心电图评估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