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崴了可通过疼痛程度、肿胀范围、活动能力、皮肤颜色变化及关节稳定性判断损伤程度。轻度扭伤通常表现为局部轻微疼痛和肿胀,中度扭伤伴随明显压痛和活动受限,重度扭伤可能出现剧烈疼痛、广泛淤青或关节不稳。
轻度扭伤时疼痛集中在踝关节外侧或内侧,按压时疼痛轻微,肿胀范围不超过鸡蛋大小,仍能勉强负重行走,皮肤无明显淤青。此时关节韧带仅部分纤维撕裂,关节稳定性正常。中度扭伤疼痛辐射至足背或小腿下部,肿胀可蔓延至整个踝部,负重行走困难,皮肤出现淡紫色淤斑。这提示韧带不完全断裂,可能伴有轻度关节松弛。重度扭伤会产生撕裂样剧痛,肿胀迅速扩散至足背及小腿,完全无法承重,皮肤出现大片紫黑色淤青,踝关节出现异常晃动感,可能伴随韧带完全断裂或撕脱性骨折。
尾段建议伤后立即停止活动并抬高患肢,24小时内每2-3小时冰敷15分钟以减少内出血。使用弹性绷带加压包扎时需注意松紧度,避免影响血液循环。48小时后可尝试热敷促进淤血吸收,逐步进行踝泵运动防止关节僵硬。若出现持续加重的肿胀、皮肤发凉或感觉异常,需及时排除血管神经损伤。恢复期应避免跳跃、急转等高风险动作,穿戴护踝3-6周提供关节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