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尾炎肿大通常由阑尾管腔阻塞、细菌感染、淋巴滤泡增生、粪石嵌顿、肠道寄生虫等因素引起,可能伴随右下腹疼痛、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阑尾炎可分为急性阑尾炎和慢性阑尾炎,需通过血常规、超声或CT检查确诊。
1. 阑尾管腔阻塞阑尾管腔阻塞是阑尾炎肿大的常见原因,可能与粪石、异物或肿瘤压迫有关。管腔阻塞后,阑尾内分泌物无法排出,导致腔内压力升高,血液循环受阻,引发炎症反应。患者常表现为转移性右下腹痛,初期为上腹或脐周疼痛,逐渐固定于麦氏点。治疗需手术切除阑尾,可选用头孢呋辛酯片、甲硝唑片、布洛芬缓释胶囊等药物控制感染和疼痛。
2. 细菌感染细菌感染可直接导致阑尾黏膜损伤,常见病原体包括大肠埃希菌、厌氧菌等。感染后阑尾壁充血水肿,严重时可形成化脓性或坏疽性阑尾炎。患者除腹痛外,可能出现体温升高、白细胞计数增高等全身炎症反应。临床常用左氧氟沙星片、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分散片、对乙酰氨基酚片等药物抗感染,但化脓性阑尾炎需及时手术。
3. 淋巴滤泡增生青少年阑尾炎多与淋巴滤泡增生相关,常见于上呼吸道感染后。病原体通过血液或淋巴循环刺激阑尾壁淋巴组织增生,造成管腔狭窄。症状以持续性右下腹痛为主,可能伴有咽痛病史。轻症可尝试头孢克肟颗粒、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等药物治疗,若48小时内无缓解需考虑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4. 粪石嵌顿粪石由浓缩的肠内容物构成,硬度较高易嵌顿在阑尾开口处。中老年患者因肠蠕动减慢更易发生,嵌顿后迅速引发阑尾缺血和细菌过度繁殖。特征为突发剧烈腹痛,CT检查可见阑尾增粗伴粪石影。确诊后应禁食水并静脉滴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配合开腹或微创手术清除粪石。
5. 肠道寄生虫蛔虫、蛲虫等寄生虫钻入阑尾腔可诱发机械性刺激和炎症反应,多见于卫生条件较差地区。寄生虫活动可能引起阵发性绞痛,粪便检查可见虫卵。需口服阿苯达唑片驱虫,合并细菌感染时联用诺氟沙星胶囊。若寄生虫导致阑尾穿孔,则需急诊手术处理。
阑尾炎患者应卧床休息,术后24小时内禁食,逐步过渡到流质饮食。恢复期避免剧烈运动,可适量食用米汤、蒸蛋等易消化食物,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日常注意饮食卫生,规律进食,出现持续腹痛或发热症状应及时复查。未手术者需遵医嘱复查血常规和影像学,观察炎症吸收情况。
阑尾炎手术一般需要5000-20000元,具体费用可能与手术方式、麻醉类型、术后用药及地区经济水平等因素有关。
传统开腹阑尾切除术费用通常在5000-10000元,适用于无严重并发症的单纯性阑尾炎。腹腔镜微创手术费用较高,约10000-20000元,但创伤小且恢复快。费用差异主要源于手术耗材成本,如腹腔镜手术需使用一次性穿刺器和吻合器。术前检查如血常规、超声或CT约需500-1000元,术后抗生素治疗如头孢呋辛酯片、甲硝唑片等药物费用约200-500元。住院时间影响总费用,开腹手术需住院3-5天,腹腔镜手术通常2-3天。一线城市三甲医院费用可能接近范围上限,而基层医院或医保报销后自付部分可降低30%-50%。
建议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就诊,术后避免剧烈运动,饮食从流质逐步过渡到普食,注意切口清洁。若出现发热、切口渗液等异常需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