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结核中药主要有百部、白及、猫爪草、夏枯草、黄芩等,需在医生指导下配合西药使用。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中药辅助治疗可缓解症状、调节免疫,但不能替代标准化疗方案。
一、百部百部具有润肺止咳、杀虫灭虱功效,其生物碱成分对结核分枝杆菌有抑制作用。常与麦冬、沙参配伍用于肺结核引起的干咳少痰。使用期间需监测肝功能,避免与异烟肼等肝毒性药物叠加损伤。
二、白及白及含有多糖和联苄类化合物,能促进结核病灶钙化,改善咯血症状。多与阿胶、三七粉同用修复肺组织损伤。脾胃虚寒者慎用,可能出现腹胀腹泻等不良反应。
三、猫爪草猫爪草中的三萜皂苷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可增强巨噬细胞吞噬结核杆菌能力。适用于耐药性结核的辅助治疗,常与黄芪、党参配伍提升正气。孕妇禁用,可能引发子宫收缩。
四、夏枯草夏枯草清热散结,对淋巴结结核效果显著。其黄酮成分能抑制结核菌蛋白合成,多与玄参、浙贝母同用消散瘰疬。长期服用需注意电解质平衡,可能出现低钾血症。
五、黄芩黄芩素和汉黄芩素可破坏结核菌细胞膜,与利福平联用有协同作用。适用于结核病合并感染发热者,常与金银花、连翘配伍。脾虚便溏者应减量使用,避免加重腹泻症状。
结核病患者应保证优质蛋白和维生素A、D的摄入,如鸡蛋、牛奶、胡萝卜等有助于黏膜修复。规律作息避免劳累,佩戴口罩防止飞沫传播。中药治疗期间每月需复查肝肾功能、胸部影像学,出现皮疹、黄疸等过敏反应立即停药就医。所有抗结核药物均须严格遵医嘱足疗程使用,擅自停药易导致耐药性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