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外疝疝内容物最多见的是小肠、大网膜、结肠、膀胱和阑尾。
1、小肠:小肠是腹外疝中最常见的疝内容物,主要因其活动性较大且位于腹腔中部。当腹壁薄弱或腹腔压力增加时,小肠容易通过疝环突出,形成疝囊。治疗上,轻度疝可通过腹带固定和避免剧烈活动缓解,严重者需手术修补。
2、大网膜:大网膜是腹腔内脂肪组织,常因腹壁缺损或腹腔压力增加而突出。大网膜疝通常表现为局部肿块,可能伴有轻微疼痛。治疗以手术修补为主,同时需控制体重和避免增加腹压的活动。
3、结肠:结肠疝多见于腹股沟疝或切口疝,通常因结肠活动性较大或腹壁薄弱引起。结肠疝可能导致排便困难或肠梗阻。治疗需手术复位并修补疝环,术后需注意饮食调节,避免便秘。
4、膀胱:膀胱疝较少见,多发生于腹股沟疝或脐疝,常因膀胱部分进入疝囊引起。膀胱疝可能导致排尿困难或尿频。治疗需手术复位膀胱并修补疝环,术后需避免长时间憋尿。
5、阑尾:阑尾疝罕见,多因阑尾过长或活动性较大引起。阑尾疝可能导致局部疼痛或感染。治疗需手术切除阑尾并修补疝环,术后需注意饮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
日常护理中,腹外疝患者需注意饮食调节,多摄入高纤维食物如燕麦、红薯和菠菜,避免便秘;适量运动如散步和瑜伽,增强腹壁肌肉力量;避免提重物和长时间站立,减少腹腔压力。若症状加重或出现嵌顿,需及时就医。
嵌顿疝通常需要手术治疗。嵌顿疝是指腹腔脏器通过腹壁缺损突出后无法回纳,可能引发肠梗阻、肠坏死等严重并发症,主要有腹股沟嵌顿疝、脐疝嵌顿、切口疝嵌顿、股疝嵌顿、白线疝嵌顿等类型。
嵌顿疝属于外科急症,若不及时处理可能导致疝内容物缺血坏死。多数情况下需急诊手术解除嵌顿并修补缺损,手术方式包括传统开放修补术和腹腔镜疝修补术。开放手术通过直接还纳疝内容物并加强腹壁结构,腹腔镜手术则利用微创技术进行修补,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
少数早期发现的嵌顿疝,若患者全身状况良好且无肠管缺血表现,可尝试手法复位。但复位后仍需密切观察,一旦出现腹痛加剧、发热等症状需立即手术。手法复位存在复发风险,后续仍需择期手术根治。婴幼儿脐疝嵌顿有时可尝试保守治疗,但需严格遵循医嘱。
嵌顿疝患者术后需避免剧烈咳嗽、便秘等增加腹压的行为,三个月内禁止重体力劳动。饮食上应多摄入高纤维食物预防便秘,保持适度运动增强腹肌力量。定期复查有助于及时发现复发迹象,若出现局部包块再现或疼痛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