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腕疼痛可能由腕管综合征、腱鞘炎、外伤、关节炎、痛风等原因引起。手腕疼痛通常表现为局部肿胀、活动受限、麻木等症状,可通过休息制动、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方式缓解。
1、腕管综合征腕管综合征是正中神经在腕管内受压引起的疾病,可能与长期重复手腕动作、妊娠期水肿等因素有关。患者常出现拇指至无名指桡侧麻木、夜间疼痛加重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甲钴胺片、维生素B1片等营养神经药物,或采用腕关节支具固定。严重者需行腕管切开减压术。
2、腱鞘炎腱鞘炎多因肌腱过度摩擦导致鞘膜充血增厚,常见于频繁使用手机、电脑的人群。典型表现为手腕桡侧或尺侧压痛、弹响指。早期可通过热敷缓解,急性期可使用双氯芬酸钠凝胶外涂,顽固性病例可能需要局部注射醋酸泼尼松龙注射液。
3、外伤手腕部扭伤或骨折多由跌倒时手掌撑地、暴力撞击等导致。可见明显淤青、畸形和功能障碍。轻微扭伤可通过冰敷和弹性绷带包扎处理,疑似骨折需拍摄X线片确认,必要时采用石膏固定或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
4、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或骨关节炎均可累及腕关节,晨僵超过1小时是典型特征。可能伴随关节变形和皮下结节。确诊需结合类风湿因子检测,常用药物包括塞来昔布胶囊、硫酸羟氯喹片等,生物制剂如阿达木单抗注射液适用于中重度患者。
5、痛风尿酸结晶沉积在腕关节可引发剧烈红肿热痛,常见于高嘌呤饮食人群。急性发作期可用秋水仙碱片缓解,配合外用氟比洛芬凝胶贴膏。慢性期需长期服用非布司他片控制血尿酸水平,每日饮水量应达到2000毫升以上。
建议避免手腕过度负重活动,工作时保持正确姿势,使用护腕提供支撑。饮食注意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可适量食用牛奶、深海鱼等。若疼痛持续超过3天或伴随明显肿胀发热,应及时至骨科或风湿免疫科就诊,完善肌骨超声等检查明确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