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牙不掉可能与遗传因素、乳牙根吸收异常、恒牙胚发育异常、局部炎症或外伤等因素有关。乳牙滞留通常表现为乳牙松动延迟、恒牙错位萌出等症状,可通过口腔检查、X线片等方式明确原因,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拔牙、正畸干预等措施。
1、遗传因素部分儿童乳牙不掉与家族遗传倾向相关,父母若有乳牙滞留史,孩子出现同类情况的概率可能增高。这类情况通常无须特殊处理,但需定期观察恒牙萌出位置。若伴随颌骨发育异常,可能需要使用活动矫治器辅助恒牙排列,如罗慕咬合诱导矫治器。
2、乳牙根吸收异常乳牙牙根未按生理规律吸收会导致乳牙滞留,可能与恒牙胚位置偏移或萌出力不足有关。临床可见乳牙稳固无松动,X线片显示牙根未完全吸收。此时需由口腔医生评估后拔除滞留乳牙,避免影响恒牙正常萌出,术后可配合使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预防感染。
3、恒牙胚发育异常恒牙先天缺失或发育迟缓时,乳牙因缺乏恒牙挤压刺激而长期滞留。通过曲面断层片可确认恒牙胚状态,对于先天性缺牙患者,可能需要间隙保持器维持牙弓长度,后期通过种植牙或义齿修复,如奥齿泰种植系统。
4、局部炎症乳牙根尖周炎或牙周病可能导致牙槽骨粘连,使乳牙与牙槽骨形成骨性结合。患儿常伴有牙龈肿胀、咬合疼痛等症状。需先控制炎症,使用甲硝唑口颊片联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抗感染,炎症消退后手术拔除粘连乳牙。
5、外伤影响乳牙区曾受外力撞击可能导致牙根与牙槽骨发生固连,表现为乳牙低于咬合平面且无动度。这类情况需通过外科手术拔牙,必要时配合正畸牵引促进恒牙萌出,术后可使用布洛芬混悬滴剂缓解疼痛。
家长发现儿童乳牙逾期不脱落时,应每3-6个月带孩子进行口腔检查,拍摄牙片监测恒牙发育情况。日常需加强口腔卫生,使用儿童含氟牙膏刷牙,避免过硬食物损伤乳牙。若恒牙已萌出而乳牙未掉,须在1-2周内就诊拔除滞留乳牙,防止出现双排牙或牙列不齐。对于存在颌骨发育问题的儿童,建议在替牙期开始早期正畸评估。
乳牙会换掉也有必要天天刷牙。乳牙虽然会被恒牙替换,但在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包括咀嚼食物、辅助发音、维持颌骨发育等。乳牙龋坏可能影响恒牙萌出,甚至导致恒牙排列不齐。
乳牙的牙釉质较薄,抗龋能力弱,食物残渣滞留容易引发龋齿。儿童饮食中糖分摄入较多,口腔自洁能力差,细菌易在牙面形成菌斑。每天刷牙能有效清除牙菌斑,预防龋齿和牙龈炎症。使用含氟牙膏可增强牙釉质抗酸能力,但3岁以下儿童应使用米粒大小牙膏量。
乳牙龋坏可能引发根尖周炎,感染可能波及恒牙胚。严重龋坏导致乳牙早失时,邻牙倾斜会影响恒牙萌出空间。乳牙列的健康状态直接影响恒牙排列,龋齿引起的疼痛还会影响儿童进食和营养吸收。家长应帮助或监督儿童刷牙直至7-8岁,确保每个牙面清洁到位。
除每日刷牙外,应减少餐间零食次数,避免含糖食物长时间滞留口腔。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发现龋齿及时治疗。乳牙保健对儿童口腔健康具有长期影响,良好的刷牙习惯将延续至恒牙期。即使乳牙终将替换,维护其健康状态对儿童生长发育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