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伤后一般不建议使用皮炎平止痒。皮炎平的主要成分是复方醋酸地塞米松,属于糖皮质激素类药膏,适用于过敏性皮炎、湿疹等炎症性皮肤病,但晒伤属于紫外线引起的皮肤损伤,使用激素类药膏可能延缓皮肤修复或加重局部刺激。
晒伤后皮肤主要表现为红肿、灼热感和瘙痒,属于光毒性反应而非过敏性炎症。皮炎平中的激素成分虽能暂时缓解瘙痒,但会抑制皮肤屏障修复,增加继发感染风险。晒伤后更推荐使用炉甘石洗剂、芦荟凝胶等温和外用制剂,配合冷敷缓解症状。若出现水疱、剧烈疼痛或发热等严重反应,需及时就医。
日常预防晒伤需避免正午阳光直射,选择SPF30以上防晒霜并每2小时补涂。晒后及时用凉水冲洗皮肤,避免摩擦或使用刺激性护肤品。穿着宽松棉质衣物减少摩擦,多饮水补充体液流失。若瘙痒持续超过48小时或皮肤出现溃烂,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组胺药或抗生素软膏。
水痘瘙痒可通过炉甘石洗剂、氯雷他定片、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等药物缓解。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皮肤瘙痒是其典型症状之一。炉甘石洗剂可直接涂抹于患处,通过物理吸附和收敛作用减轻瘙痒感。氯雷他定片作为第二代抗组胺药,能有效抑制组胺引起的皮肤瘙痒反应。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适用于伴有低热的患儿,可缓解发热带来的不适感。避免抓挠是防止继发感染的关键,可剪短指甲或佩戴棉质手套。冷敷也能暂时缓解瘙痒,用干净毛巾包裹冰块轻敷患处5-10分钟。穿着宽松透气的纯棉衣物减少摩擦刺激,保持室内温度在20-24摄氏度之间有助于降低皮肤敏感度。
患病期间宜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蒸蛋等,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加重皮肤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