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孟氏骨折可通过手法复位、石膏固定、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康复训练等方式治疗。小儿孟氏骨折通常由跌倒、运动损伤、外力撞击、骨骼发育异常、病理性骨折等原因引起。
1、手法复位:对于无明显移位的孟氏骨折,医生可通过手法复位将骨折端恢复到正常位置。手法复位需要在麻醉下进行,复位后需通过X光确认复位效果。
2、石膏固定:复位后,医生会用石膏将患肢固定,以保持骨折端的稳定。石膏固定通常需要4-6周,期间需定期复查,确保骨折愈合良好。
3、药物治疗:骨折后可使用止痛药物如布洛芬混悬液5-10mg/kg,每6-8小时一次缓解疼痛,同时可补充钙剂如碳酸钙颗粒500mg/次,每日一次促进骨骼愈合。
4、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移位或无法手法复位的骨折,需进行手术治疗。常见手术方式包括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和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术,术后需继续石膏固定。
5、康复训练:骨折愈合后,需进行康复训练以恢复患肢功能。训练包括关节活动度练习、肌肉力量训练和步态训练,需在医生指导下循序渐进。
小儿孟氏骨折的治疗需根据骨折类型和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方法,同时需注意饮食和运动护理。饮食上可多摄入富含钙质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鱼类,促进骨骼愈合。运动上需避免剧烈活动,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量的康复训练,帮助恢复患肢功能。定期复查,确保骨折愈合良好,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孟氏骨折和盖氏骨折是两种不同的前臂骨折类型,主要区别在于骨折部位和伴随损伤。孟氏骨折指尺骨近端骨折合并桡骨头脱位,盖氏骨折则是桡骨远端骨折合并下尺桡关节脱位。
1、损伤机制:
孟氏骨折多由直接暴力或跌倒时手臂伸展着地引起,外力传导导致尺骨骨折和桡骨头脱位。盖氏骨折常见于跌倒时手掌撑地,暴力通过桡骨传导造成远端骨折,同时牵拉导致下尺桡关节分离。
2、解剖位置:
孟氏骨折发生在尺骨近1/3处,桡骨头向前方脱位多见。盖氏骨折位于桡骨远端3厘米内,下尺桡关节向背侧或掌侧脱位,可能伴有尺骨茎突骨折。
3、临床表现:
孟氏骨折表现为肘关节肿胀、前臂旋转受限,桡骨头处可触及异常突起。盖氏骨折可见腕关节畸形、尺骨茎突突出,握力明显减弱,腕部活动时疼痛加剧。
4、影像学特征:
孟氏骨折X线显示尺骨近端骨折线,桡骨头与肱骨小头对位异常。盖氏骨折可见桡骨远端骨折,下尺桡关节间隙增宽超过5毫米,侧位片显示尺骨远端移位。
5、治疗原则:
孟氏骨折需手法复位桡骨头并固定尺骨,儿童可采用石膏固定,成人多需手术内固定。盖氏骨折要求解剖复位桡骨并稳定下尺桡关节,通常需钢板螺钉固定,术后早期功能锻炼。
两种骨折康复期均需注意营养补充,保证钙质和蛋白质摄入,促进骨折愈合。孟氏骨折患者应避免早期旋转前臂,盖氏骨折患者需循序渐进进行腕关节活动度训练。定期复查X线评估愈合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就医。康复后期可进行握力球训练、温水浴等物理疗法,改善关节功能。日常生活中注意防跌倒,提重物时分散受力,降低再骨折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