筋膜炎可通过热敷理疗、药物治疗、局部封闭注射、体外冲击波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筋膜炎通常由肌肉劳损、外伤感染、免疫异常、代谢障碍、慢性炎症等因素引起。
1、热敷理疗热敷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和疼痛。使用40-45℃热毛巾每日敷患处,配合红外线照射或超声波治疗效果更佳。急性期48小时内应冷敷,后期转为热疗。物理治疗需持续进行才能维持效果。
2、药物治疗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肠溶片可缓解疼痛和炎症。肌肉松弛剂如盐酸乙哌立松片有助于减轻肌肉痉挛。严重者可短期使用糖皮质激素,但须在医生指导下控制疗程。外用扶他林软膏等药物可直接作用于疼痛部位。
3、局部封闭注射对于顽固性筋膜炎,采用利多卡因联合曲安奈德进行痛点封闭注射。注射需严格无菌操作,避开重要神经血管。该方法能快速消炎止痛,但每年注射次数不宜过多,避免肌腱变性等并发症。
4、体外冲击波治疗通过高能声波促进组织修复再生,特别适用于足底筋膜炎等深层筋膜病变。治疗时会有轻微痛感,需间隔5-7天重复进行。孕妇、出血倾向者禁用该方法。多数患者经3-5次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
5、手术治疗当保守治疗无效且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时,可考虑筋膜切开松解术。术后需配合康复训练防止粘连。开放性手术创伤较大,目前更多采用关节镜微创技术。手术风险包括感染、神经损伤等,需严格掌握适应证。
筋膜炎患者日常应避免久站久坐,每小时活动5分钟缓解肌肉紧张。选择软硬适中的鞋垫支撑足弓,睡眠时可用枕头垫高患肢。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D和钙质,适度进行游泳、瑜伽等低冲击运动。控制体重减轻关节负担,寒冷季节注意局部保暖。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红肿发热时需及时复查。
坏死性筋膜炎是一种由细菌感染引起的严重软组织感染疾病,主要累及皮下组织和筋膜。
坏死性筋膜炎通常由A组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感染引起,可能与皮肤破损、手术创伤、免疫力低下等因素有关。患者早期可能出现局部红肿热痛、皮肤紫红色改变等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水疱、皮肤坏死、发热、寒战等全身中毒表现。该病进展迅速,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脓毒症、多器官功能衰竭等严重后果。临床治疗需紧急进行清创手术联合广谱抗生素,常用药物包括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注射用美罗培南等。
患者术后需严格卧床休息,保持创面清洁干燥,遵医嘱进行营养支持和高蛋白饮食,定期复查血常规及感染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