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跳得慢可能是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甲状腺功能减退、药物副作用或心肌炎等疾病引起的。正常成年人静息心率低于60次/分钟称为心动过缓,可能与迷走神经张力增高、心脏传导系统异常、代谢性疾病等因素有关。
1、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动过缓是指窦房结发出的电冲动频率低于正常范围,心率多在40-60次/分钟。常见于运动员、长期从事体力劳动的人群,属于生理性改变。病理性原因包括颅内压增高、低温、梗阻性黄疸等。若伴随头晕、乏力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阿托品片或异丙肾上腺素注射液,严重者需安装心脏起搏器。
2、房室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分为三度,二度以上阻滞会导致显著心率减慢。一度阻滞可能无症状,三度阻滞心率可低至30-40次/分钟,出现晕厥或阿斯综合征。常见病因包括心肌梗死、心肌纤维化、莱姆病等。确诊需依靠心电图,治疗可选用硫酸阿托品注射液,完全性阻滞需植入永久起搏器。
3、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激素不足会降低心肌细胞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导致心率减慢。患者除心动过缓外,还伴有怕冷、水肿、体重增加等症状。需检测促甲状腺激素和游离甲状腺素水平,确诊后使用左甲状腺素钠片替代治疗,心率随甲状腺功能改善逐渐恢复。
4、药物副作用β受体阻滞剂如酒石酸美托洛尔片、钙通道阻滞剂如盐酸维拉帕米片、洋地黄类药物如地高辛片等均可抑制心脏自律性。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心率,若心率持续低于50次/分钟或出现不适,应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5、心肌炎病毒或细菌感染导致心肌炎症时,可能损伤窦房结或传导系统。急性期常见心悸、胸闷与心动过缓并存,部分患者会进展为扩张型心肌病。治疗需针对病因使用注射用磷酸肌酸钠营养心肌,重症需短期应用醋酸泼尼松片控制炎症。
日常应注意避免突然改变体位,防止晕厥跌倒。适量食用含钾丰富的香蕉、橙子等水果,维持电解质平衡。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寒冷天气注意保暖。若静息心率持续低于40次/分钟或伴随黑朦、意识丧失,须立即就医。定期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评估心动过缓的严重程度和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