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诊断指标主要包括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超过7.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超过11.1mmol/L,或糖化血红蛋白超过6.5%可诊断为糖尿病。
空腹血糖是诊断糖尿病的重要指标之一,需在至少8小时未进食后测量。正常空腹血糖应低于6.1mmol/L,空腹血糖在6.1-7.0mmol/L之间属于空腹血糖受损,超过7.0mmol/L则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餐后2小时血糖反映进食后血糖调节能力,正常应低于7.8mmol/L,7.8-11.1mmol/L为糖耐量受损,超过11.1mmol/L可确诊糖尿病。糖化血红蛋白反映近2-3个月平均血糖水平,正常值低于6.0%,6.0%-6.5%为糖尿病前期,超过6.5%可诊断糖尿病。随机血糖超过11.1mmol/L且伴有典型糖尿病症状也可作为诊断依据。
建议定期监测血糖指标,发现异常及时就医。保持合理饮食结构,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量。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有助于改善血糖控制。避免吸烟饮酒,保证充足睡眠。遵医嘱规范用药,定期复查相关指标,预防并发症发生。
手足口病血常规化验单需重点关注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比例和C反应蛋白。手足口病主要由肠道病毒引起,血常规可辅助判断感染程度及是否合并细菌感染。
白细胞计数升高可能提示合并细菌感染,但部分手足口病患者白细胞计数正常或轻度降低。淋巴细胞比例增高是病毒感染常见表现,典型手足口病患者淋巴细胞比例可达60%以上。C反应蛋白升高程度与炎症反应相关,显著升高需警惕重症倾向。中性粒细胞比例异常增高时需考虑合并细菌感染可能。血小板计数明显下降可能预示病情进展,需密切监测。
建议家长在医生指导下定期复查血常规,观察指标动态变化。患病期间注意保持患儿手部清洁,避免抓破皮疹。饮食宜选择温凉流质食物,减少口腔刺激。出现持续高热、精神萎靡或肢体抖动等症状时须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