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肝炎主要表现为黄疸、凝血功能障碍、肝性脑病、腹水和肝肾综合征。重型肝炎是肝炎的严重类型,病情进展快,并发症多,需要及时就医治疗。
1、黄疸黄疸是重型肝炎最常见的表现之一,患者皮肤和巩膜出现明显黄染。由于肝细胞大量坏死,肝脏对胆红素的摄取、结合和排泄功能严重受损,导致血液中胆红素水平显著升高。黄疸程度往往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血清总胆红素可超过正常值数倍。
2、凝血功能障碍重型肝炎患者常出现凝血功能障碍,表现为皮肤瘀斑、牙龈出血、鼻出血等。肝脏是合成凝血因子的主要器官,当肝细胞大量坏死时,凝血因子合成减少,导致凝血酶原时间延长。严重者可出现消化道出血等严重出血倾向。
3、肝性脑病肝性脑病是重型肝炎的特征性表现,患者可出现意识障碍、行为异常、扑翼样震颤等症状。由于肝脏解毒功能严重受损,血氨等毒性物质无法被有效清除,通过血脑屏障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肝性脑病按严重程度分为四期,是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
4、腹水重型肝炎患者常出现腹水,表现为腹部膨隆、移动性浊音阳性。腹水形成与门静脉高压、低蛋白血症和钠水潴留有关。腹水可继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加重病情。大量腹水可导致呼吸困难、腹部不适等症状。
5、肝肾综合征重型肝炎晚期可出现肝肾综合征,表现为少尿或无尿、血肌酐升高等肾功能损害表现。这是由于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肾血管收缩等因素导致的功能性肾衰竭。肝肾综合征是重型肝炎预后不良的重要指标。
重型肝炎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减少体力消耗。饮食以高碳水化合物、适量优质蛋白、低脂肪为主,限制钠盐摄入。避免使用损害肝脏的药物,保持大便通畅以减少氨的吸收。家属需密切观察患者意识状态、尿量等变化,发现异常及时就医。重型肝炎病情危重,需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综合治疗,包括保肝、降酶、退黄、防治并发症等措施,必要时考虑人工肝支持或肝移植治疗。
急性重型颅脑损伤可能由交通事故、高处坠落、暴力打击、运动伤害、医源性损伤等原因引起。该损伤通常表现为意识障碍、头痛呕吐、肢体瘫痪、瞳孔异常、生命体征紊乱等症状。
1、交通事故机动车辆碰撞是最常见的致伤因素,高速冲击可使颅骨骨折并造成脑组织挫裂伤。摩托车事故中未佩戴头盔者更易发生弥漫性轴索损伤。此类损伤往往合并颈椎损伤,现场急救时需特别注意头部制动。
2、高处坠落建筑工地坠落伤多导致对冲性脑损伤,坠落高度超过3米时易引发硬膜下血肿。儿童坠落伤常见枕部着地,可能造成后颅窝骨折。老年患者骨质疏松,轻微坠落也可能导致严重脑挫伤。
3、暴力打击钝器击打头部可产生凹陷性骨折,锐器伤易穿透颅骨损伤血管。拳击等重复性头部击打可能引发慢性创伤性脑病。家庭暴力受害者常见多发陈旧性颅内出血灶。
4、运动伤害橄榄球等对抗性运动中头部撞击可能引起脑震荡综合征。滑雪高速碰撞可导致弥漫性脑肿胀。潜水时快速上浮可能引发气栓性脑损伤。此类损伤初期症状隐蔽但可能快速恶化。
5、医源性损伤开颅手术中牵拉过度可能造成脑组织缺血,立体定向穿刺可能误伤血管。抗凝治疗患者轻微外伤即可诱发硬膜外血肿。放疗后可能出现迟发性放射性脑坏死。这类损伤需要原发病与继发损伤同步处理。
预防急性重型颅脑损伤需加强交通安全管理,高空作业佩戴防护装备,运动时使用专业护具。出现头部外伤后应立即就医,避免剧烈活动,监测意识状态变化。恢复期应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烟酒刺激,循序渐进进行认知功能训练。定期复查头颅CT评估脑组织恢复情况,必要时进行高压氧等康复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