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虫性阴道炎主要表现为外阴瘙痒、异常分泌物及排尿不适。典型症状包括阴道分泌物增多呈黄绿色泡沫状、外阴灼热感、性交疼痛以及尿频尿痛。
1、分泌物异常:
阴道分泌物量明显增多,质地稀薄,颜色呈黄绿色或灰白色,常伴有泡沫状特征。分泌物可能带有腥臭味,尤其在月经期或性交后气味加重。这种异常分泌物由阴道毛滴虫繁殖破坏正常菌群导致。
2、外阴瘙痒:
外阴及阴道口出现持续性瘙痒或灼热感,夜间症状可能加剧。瘙痒程度从轻微不适到难以忍受不等,抓挠后可能引发外阴皮肤红肿或破损。症状与滴虫代谢产物刺激黏膜及继发炎症反应有关。
3、排尿不适:
约30%患者出现尿频、尿急或排尿刺痛感,严重时可能误诊为尿路感染。滴虫可侵犯尿道及膀胱三角区,引发尿道炎症状。排尿后灼烧感可能持续数分钟,但尿常规检查常无细菌感染证据。
4、性交疼痛:
性交过程中可能出现阴道深部疼痛或不适感,事后可能伴随少量出血。炎症导致阴道黏膜充血水肿及微小溃疡形成,接触性出血较常见。部分患者因此产生性恐惧心理,影响伴侣关系。
5、无症状携带:
约50%女性感染者无明显症状,但仍具传染性。这类携带者阴道pH值通常高于4.5,显微镜检查可见活动滴虫。无症状感染可能导致疾病隐匿传播,也是反复感染的重要原因之一。
日常需注意避免盆浴、共用毛巾等交叉感染风险,选择棉质透气内裤并每日更换。治疗期间应禁止性生活直至症状完全消失,性伴侣需同步治疗。建议增加酸奶等含益生菌食物摄入,帮助恢复阴道微生态平衡。急性期可每日用温水清洗外阴1-2次,避免使用碱性洗剂破坏酸性环境。若出现发热、下腹痛或血性分泌物需立即就医排除并发症。
滴虫性阴道炎患者不建议同房。滴虫性阴道炎是由阴道毛滴虫感染引起的炎症性疾病,具有传染性,同房可能导致交叉感染或加重症状。
滴虫性阴道炎的主要传播途径为性接触,同房时可能将病原体传染给伴侣,或导致伴侣再次传染给患者,形成反复感染。滴虫性阴道炎患者通常会出现外阴瘙痒、阴道分泌物增多且呈黄绿色泡沫状、有异味等症状,同房可能刺激阴道黏膜,加重瘙痒和不适感。滴虫性阴道炎患者在治疗期间应避免同房,直至症状完全消失且复查结果为阴性。
滴虫性阴道炎的治疗通常需要遵医嘱使用甲硝唑片、替硝唑栓或克林霉素磷酸酯阴道片等药物,伴侣也需同时接受治疗以避免交叉感染。治疗期间应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避免使用刺激性洗液,选择棉质内裤并勤换洗。饮食上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多饮水有助于促进代谢。治疗结束后需复查确认治愈,治愈前严格禁止同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