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样体扁桃体切除术通常采用全身麻醉下经口内镜辅助完成,手术方式主要有低温等离子消融术、传统电刀切除术、机械刮除术三种。
1、低温等离子消融术:
通过低温等离子刀头对腺样体和扁桃体组织进行精准消融,术中出血量少,创面愈合较快。该技术利用射频能量使组织在40-70℃低温下分解,可减少对周围正常组织的热损伤,术后疼痛程度相对较轻,儿童耐受性较好。
2、传统电刀切除术:
使用高频电刀切除肥大组织,术中需注意控制电凝功率以避免深层组织灼伤。该方法止血效果确切,但术后创面白膜形成较厚,可能出现较明显的咽痛症状,恢复期需加强镇痛管理。
3、机械刮除术:
采用腺样体刮匙或切割器直接切除增生组织,适用于腺样体明显肥大的病例。操作时需注意保护咽鼓管圆枕及咽侧壁结构,避免损伤导致术后咽部不适或开放性鼻音等并发症。
术后护理需保持口腔清洁,使用生理盐水漱口预防感染。建议选择温凉流质饮食2-3天,逐步过渡到软食。避免剧烈咳嗽或用力擤鼻,睡眠时可适当抬高床头。术后1周内可能出现低热属正常反应,若体温超过38.5℃或出现新鲜出血需及时复诊。恢复期可适当补充维生素C和蛋白质促进黏膜修复,2周内避免参加体育课等剧烈活动。
玻璃体切除术后通常需要保持俯卧位1-2周,具体时间与手术方式、填充物类型及术后恢复情况有关。
1、气体填充:
若术中注入膨胀气体如六氟化硫,需严格保持俯卧位7-14天。气体顶压视网膜时,头部位置直接影响复位效果,每日需维持16小时以上俯卧姿势。
2、硅油填充:
使用硅油作为眼内填充物时,俯卧位要求相对宽松,通常建议1周左右。硅油密度高且不易吸收,但长期保持特定体位可预防并发症。
3、手术范围:
单纯玻璃体切割与联合视网膜复位手术的体位要求不同。涉及视网膜裂孔或脱离修复时,需延长俯卧时间至2周以上以确保组织贴合。
4、个体差异:
年龄较大或合并颈椎病患者可调整为侧卧位配合头低位,每日累计保持有效体位时间不少于12小时,具体需经主刀医生评估调整。
5、复查调整:
术后3天、7天需复查眼底情况,医生会根据视网膜复位状态调整体位方案。若恢复良好,后期可逐步减少每日俯卧时长。
术后需避免剧烈运动及高空飞行,饮食宜选择高蛋白、高纤维食物促进伤口愈合,如鱼肉、燕麦等。保持眼部清洁干燥,睡眠时使用专用头枕减轻颈部压力,恢复期间禁止揉眼或俯身取物。每日分时段进行体位保持,可配合音乐、有声读物缓解疲劳,若出现眼压升高或视物变形需立即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