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的右侧心衰可能由肺栓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右心室心肌梗死、肺动脉高压或先天性心脏病等原因引起。右侧心衰主要表现为下肢水肿、颈静脉怒张、肝淤血等症状,需结合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明确病因。
1、肺栓塞肺动脉被血栓阻塞导致右心室负荷骤增,可能引发急性右心衰。患者常突发呼吸困难、胸痛伴咯血,D-二聚体升高及CT肺动脉造影可确诊。治疗需抗凝如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溶栓如注射用阿替普酶及氧疗,严重者需行导管取栓术。
2、慢阻肺急性加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时,肺部通气功能障碍导致肺动脉压力升高,右心室代偿性肥厚后失代偿。表现为咳嗽咳痰加重、口唇发绀,动脉血气分析显示低氧血症。需用支气管扩张剂如硫酸沙丁胺醇吸入气雾剂、糖皮质激素如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注射液及无创通气支持。
3、右心室心肌梗死右冠状动脉闭塞导致右心室缺血坏死,收缩功能急剧下降。特征性表现为颈静脉怒张伴低血压,心电图显示右胸导联ST段抬高。治疗包括再灌注如注射用重组链激酶、扩容及血管活性药物如盐酸多巴胺注射液,避免使用利尿剂。
4、肺动脉高压原发性或继发性肺动脉压力持续升高,最终导致右心衰竭。症状包括活动后气促、乏力,心脏超声显示右心室扩大。需使用靶向药物如安立生坦片、抗凝治疗如华法林钠片,晚期考虑房间隔造口术。
5、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法洛四联症等畸形导致右心长期容量或压力负荷过重。儿童期可能出现青紫、杵状指,成人期易突发心衰。需手术修复缺损如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术后需地高辛片等药物维持心功能。
突发右侧心衰患者应立即卧床休息并采取半卧位,限制每日钠盐摄入低于3克,记录24小时尿量及体重变化。避免剧烈活动及情绪激动,遵医嘱规范使用利尿剂如呋塞米片时需监测电解质。合并呼吸困难者可家中备便携式氧气瓶,若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加重或尿量明显减少,需急诊处理。长期管理需控制基础疾病,慢性肺病患者应接种流感疫苗及肺炎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