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膜塑形镜属于特殊类型的隐形眼镜,主要用于矫正近视。角膜塑形镜与普通隐形眼镜的主要区别在于使用目的、材质特性及佩戴时间。
角膜塑形镜采用高透氧硬性材质,夜间佩戴时通过物理压力暂时改变角膜曲率,白天无需戴镜即可获得清晰视力。其设计以矫正视力为目标,需严格定制且须在专业医师指导下使用。普通隐形眼镜多为软性材质,以覆盖角膜改善屈光为目的,需持续佩戴且无法改变角膜形态。
普通隐形眼镜包括日抛、月抛等类型,主要用于替代框架眼镜的日常视力矫正。其透氧性、含水量等参数差异较大,佩戴时间通常不超过12小时。角膜塑形镜则属于医疗器械范畴,须经专业验配并定期复查,不当使用可能引发角膜感染或形态异常。
建议选择角膜塑形镜时需完成角膜地形图等专业检查,佩戴期间严格遵循护理规范并定期复查。日常护理应使用专用冲洗液,避免揉眼或超时佩戴。若出现眼红、畏光等不适需立即停用并就医。
正形红细胞和畸形红细胞的正常范围通常为尿液中畸形红细胞占比不超过10%,正形红细胞每高倍视野不超过3个。尿红细胞形态检查是判断血尿来源的重要指标,正形红细胞比例增高可能提示泌尿系统出血,畸形红细胞增多常见于肾小球性疾病。
正形红细胞指形态正常的红细胞,其外形呈双凹圆盘状,大小均匀,直径约7-8微米。在健康人群尿常规检查中,每高倍视野下正形红细胞数量应少于3个,超过此数值可能提示下尿路出血,如膀胱炎、尿道结石或肿瘤等情况。这类红细胞因未通过肾小球基底膜损伤,形态保持完整,其出现往往与泌尿系统黏膜直接损伤相关。临床需结合尿频尿急等症状综合判断,必要时进行膀胱镜或影像学检查。
畸形红细胞指形态异常的红细胞,可表现为大小不等、皱缩、芽孢状或碎片状等。正常尿液中畸形红细胞比例应低于10%,若超过20%则高度提示肾小球源性血尿,如IgA肾病、狼疮性肾炎等疾病。肾小球基底膜损伤会导致红细胞挤压变形,同时伴随蛋白尿、管型尿等表现。对于持续畸形红细胞增多的患者,需完善肾穿刺活检明确病理类型,并监测血压及肾功能变化。
日常应注意保持每日1500-2000毫升饮水量,避免剧烈运动后血尿干扰检测结果。女性应避开月经期留取尿标本,采集晨起中段尿送检可提高准确性。若发现肉眼血尿或复查仍有异常,应及时到肾内科或泌尿外科就诊,完善尿红细胞相位差显微镜检查、泌尿系超声等评估。长期吸烟、高血压患者更需定期监测尿液指标,早期发现肾脏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