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阑尾炎的治疗方法主要有药物保守治疗、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开腹阑尾切除术、术后抗感染治疗、饮食调整。
1、药物保守治疗:
适用于早期单纯性阑尾炎或手术禁忌患者。主要采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常用药物包括头孢曲松钠、甲硝唑、左氧氟沙星等。治疗期间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若出现发热、腹痛加重需立即就医。
2、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目前首选手术方式,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通过腹壁3个小切口完成手术,术后住院时间通常为2-3天。适用于大多数无严重并发症的急性阑尾炎患者。
3、开腹阑尾切除术:
传统手术方式,适用于阑尾穿孔、脓肿形成等复杂病例。手术切口长约5-7厘米,需留置引流管。术后需卧床休息24小时,住院时间较腹腔镜手术长。
4、术后抗感染治疗:
所有手术患者均需接受抗生素治疗,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选择静脉或口服给药。常用方案为头孢类联合甲硝唑,疗程通常为3-7天。需严格遵医嘱完成全程治疗。
5、饮食调整:
术后需从流质饮食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初期选择米汤、藕粉等低渣食物,2-3天后可尝试软烂面条、蒸蛋等。避免辛辣刺激、高脂食物,少量多餐有助于肠道功能恢复。
急性阑尾炎患者术后应注意保持切口清洁干燥,避免剧烈运动1个月。恢复期可进行散步等轻度活动,促进肠道蠕动。日常饮食需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预防便秘。出现发热、切口红肿渗液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复诊。定期随访检查血常规和腹部超声,评估恢复情况。
急性阑尾炎护理措施主要包括术后体位管理、切口护理、饮食调整、活动指导和并发症观察。护理需结合病情严重程度、手术方式及个体恢复情况综合调整。
1、术后体位全麻清醒后采取半卧位有利于腹腔引流,减轻腹部张力。术后6小时可协助患者翻身活动,促进肠蠕动恢复。避免过早下床活动导致切口出血,24小时后可根据耐受情况逐步增加活动量。
2、切口护理保持敷料干燥清洁,观察有无渗血渗液。腹腔镜手术需注意脐部切口消毒,传统开腹手术需警惕切口感染迹象。术后3天内避免淋浴,可用温水擦浴。出现红肿热痛等感染征象时需及时处理。
3、饮食调整术后禁食至肛门排气,后从流质饮食过渡到半流质。选择米汤、藕粉等低渣食物,逐步增加蛋白质摄入。避免牛奶、豆类等产气食物,2周内忌辛辣刺激饮食。合并肠梗阻者需延长禁食时间。
4、活动指导术后早期床上活动四肢预防血栓,逐步过渡到床边坐起、站立。1周内避免提重物和剧烈运动,2周后根据恢复情况增加活动强度。腹腔镜手术患者恢复较快,但仍需避免突然增加腹压的动作。
5、并发症观察监测体温变化及腹痛程度,警惕腹腔脓肿、肠瘘等并发症。观察排便情况预防肠粘连,出现持续发热、呕吐或腹胀加重需立即就医。合并糖尿病患者需加强血糖监测,老年患者注意预防肺部感染。
急性阑尾炎术后应保证充足休息,逐步恢复日常活动。饮食遵循从稀到稠、从少到多原则,每日分5-6餐少量进食。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增加腹压。术后1个月复查超声评估恢复情况,期间出现异常症状需及时返院检查。注意气候变化预防呼吸道感染,避免劳累和熬夜影响伤口愈合。建立规律的作息习惯,3个月内避免重体力劳动和剧烈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