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部美容常用穴位主要有攒竹穴、四白穴、迎香穴、地仓穴、太阳穴等。这些穴位通过刺激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面部气色,辅助缓解皮肤松弛、细纹等问题。
1、攒竹穴位于眉头内侧凹陷处,属于足太阳膀胱经。按压攒竹穴有助于缓解眼周疲劳,改善眉间皱纹。操作时用指腹轻柔按压,配合闭眼深呼吸效果更佳。长期坚持可减轻因用眼过度导致的眼周浮肿。
2、四白穴瞳孔直下眶下孔凹陷处,属足阳明胃经。刺激该穴位能淡化黑眼圈,缓解眼袋问题。可用食指指节以画圈方式轻揉,注意力度不宜过大。胃经气血通畅时,面部肌肤会呈现自然光泽。
3、迎香穴鼻翼外缘中点旁开0.5寸处,属手阳明大肠经。经常按摩可改善鼻部血液循环,减轻法令纹深度。配合温热毛巾敷面效果更好。大肠经与皮肤代谢密切相关,刺激此穴有助于排毒养颜。
4、地仓穴口角外侧0.4寸处,属足阳明胃经。点按地仓穴能提升嘴角肌肉弹性,预防口周下垂。可用拇指和食指同时轻捏两侧穴位。胃经气血充足时,面部肌肤更显饱满紧致。
5、太阳穴眉梢与外眼角之间向后约1寸凹陷处,属经外奇穴。轻柔按压可舒缓紧张性头痛,同时改善额部细纹。按摩时建议配合柑橘类精油辅助放松。该区域血管丰富,过度用力可能导致头晕。
面部穴位按摩需长期坚持才能显现效果,建议每日早晚洁面后各进行一次,每个穴位按压30秒左右。操作前应清洁双手并涂抹适量护肤油减少摩擦。敏感肌肤者力度需更轻柔,出现红肿应立即停止。配合规律作息、均衡饮食及适度运动,能更好维持面部年轻态。孕妇、面部有开放性伤口或严重痤疮者应避免穴位刺激,必要时咨询专业中医师。
小儿支气管炎可通过按摩天突穴、膻中穴、肺俞穴等穴位缓解症状。
天突穴位于胸骨上窝中央,按摩时用拇指指腹轻柔按压,有助于缓解咳嗽和胸闷。膻中穴在两乳头连线中点,适度揉按能宽胸理气。肺俞穴在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推拿该穴位可宣肺止咳。按摩时力度要轻柔,以患儿能耐受为度,每个穴位按摩1-2分钟,每日重复进行2-3次。按摩前可配合使用婴儿按摩油减少皮肤摩擦,保持环境温暖避免受凉。
按摩期间需观察患儿反应,若出现呼吸急促或不适感应立即停止。家长同时要保证患儿充足休息,多饮温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