腱鞘炎的典型症状包括局部疼痛、活动受限、弹响感、肿胀及晨僵。腱鞘炎是肌腱周围鞘膜发生的炎症反应,常见于手腕、手指等频繁活动部位。
1、局部疼痛:
早期表现为受累部位钝痛或刺痛,尤其在重复动作时加重。疼痛多集中在肌腱走行区域,如桡骨茎突手腕外侧或拇指根部。随着炎症发展,静息状态下也可能出现持续性隐痛。
2、活动受限:
炎症导致腱鞘狭窄压迫肌腱,使关节活动范围减小。典型表现为握拳困难、拇指外展受限,严重时可能出现"扳机指"现象——手指屈伸时突然卡顿。
3、弹响感:
增厚的腱鞘与肿胀肌腱摩擦会产生弹响或咔嗒声,多见于手指屈肌腱鞘炎。这种机械性症状在晨起或长时间静止后尤为明显,活动后可能暂时缓解。
4、局部肿胀:
炎症反应可引起腱鞘周围软组织水肿,表现为患处皮肤发亮、温度升高。腕部腱鞘炎可能形成豌豆大小的囊性隆起,按压时有明显压痛。
5、晨僵现象:
多数患者晨起时关节僵硬感明显,持续时间通常超过30分钟。这与夜间腱鞘内炎性物质积聚有关,适度活动后症状减轻但易反复。
建议患者减少重复性手部动作,可尝试温水浸泡缓解晨僵。工作中注意保持手腕中立位,使用 ergonomic 工具分散受力。若出现持续疼痛或功能障碍,需及时进行超声检查明确鞘膜增厚程度。急性期可考虑佩戴支具制动,配合局部热敷促进血液循环。日常可做手指伸展操:五指充分张开保持5秒,重复10次/组,每日3组。
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主要表现为肩前区疼痛、活动受限和局部压痛,症状发展通常经历早期隐痛、中期活动障碍和后期肌肉萎缩三个阶段。
1、肩前区疼痛:
早期表现为肩关节前侧间歇性钝痛,在手臂上举或外旋时加重。疼痛可能向三角肌区域放射,夜间侧卧压迫患侧时症状明显。这种疼痛与肌腱在肱骨结节间沟内的机械摩擦有关,初期可通过热敷缓解。
2、活动受限:
随着炎症进展,患者会出现梳头、系背扣等动作困难。典型表现为肩关节外展60-120度时疼痛弧,这是肌腱在狭窄骨沟内滑动受阻所致。部分患者可听见弹响,提示可能存在肌腱半脱位。
3、局部压痛:
肱骨结节间沟处存在明显压痛点,触诊时可诱发典型疼痛。急性期可见局部轻微肿胀,皮肤温度升高。约30%患者伴随肱二头肌长头肌腱不稳,表现为肌腱滑出骨沟的弹跳感。
4、肌肉痉挛:
慢性炎症会导致保护性肌肉痉挛,表现为肩周肌肉紧张僵硬。长期疼痛可能引发肩关节活动模式改变,进而发展为冻结肩。夜间静息痛是病情进展的重要信号。
5、肌力下降:
病程超过3个月可能出现肱二头肌肌腹萎缩,表现为屈肘力量减弱。部分患者出现肌腱自发性断裂,此时可见上臂中段异常膨隆,但疼痛反而减轻。
建议患者避免重复过头动作,游泳时减少自由泳姿势。可进行钟摆运动等低强度牵拉,疼痛期选择健侧卧位睡眠。若保守治疗3个月无效,需考虑超声引导下注射治疗或关节镜手术。日常可食用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三文鱼、亚麻籽等食物辅助抗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