腱鞘炎可能由过度使用、外伤、感染、风湿性疾病、解剖结构异常等原因引起。腱鞘炎是肌腱周围鞘膜的炎症反应,通常表现为局部疼痛、肿胀和活动受限。
1、过度使用长期重复同一动作会导致肌腱与腱鞘频繁摩擦,引发无菌性炎症。常见于手工劳动者、运动员或频繁使用电子设备的人群。减少重复性动作、适当休息和局部热敷有助于缓解症状。症状持续时应及时就医,避免发展为慢性腱鞘炎。
2、外伤直接外力撞击或锐器伤可能破坏腱鞘完整性,导致细菌侵入或局部出血肿胀。外伤后需立即清洁消毒伤口,必要时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若伴随肌腱断裂需手术修复,常用术式包括腱鞘切开减压术和肌腱吻合术。
3、感染细菌通过伤口或血液传播可引起化脓性腱鞘炎,常见病原体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患者会出现剧烈跳痛、皮肤发红发热等典型感染征象。需静脉注射抗生素如头孢曲松钠,严重者需行腱鞘引流术。糖尿病患者更易发生此类感染。
4、风湿性疾病类风湿关节炎等自身免疫疾病可引发腱鞘慢性炎症,多累及多个关节对称发病。除抗风湿药甲氨蝶呤外,可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缓解症状。此类患者需定期监测关节功能,防止肌腱粘连和关节畸形。
5、解剖结构异常先天性腱鞘狭窄或骨赘增生会导致肌腱滑动受阻,常见于腕管综合征患者。超声检查可明确诊断,轻症可通过支具固定改善,重症需行腱鞘松解术。术后需进行渐进式康复训练恢复关节活动度。
腱鞘炎患者日常应注意劳逸结合,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可进行握力球训练增强肌腱耐受力,饮食上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水果促进结缔组织修复。急性期疼痛明显时可短期使用布洛芬等非甾体抗炎药,但须在医生指导下用药。若保守治疗无效或出现手指弹响、交锁等症状,应及时考虑手术治疗。
手指屈肌腱鞘炎是指手指屈肌腱及其周围腱鞘发生的无菌性炎症。
手指屈肌腱鞘炎可能与长期重复手指活动、外伤或慢性劳损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手指屈伸活动受限、局部疼痛和弹响等症状。长期重复手指活动可能导致肌腱与腱鞘过度摩擦,引发炎症反应。外伤或慢性劳损可能直接损伤腱鞘结构,导致局部充血水肿和粘连形成。炎症初期以局部酸痛为主,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明显的弹响感或绞锁现象。
患者应减少手指重复性活动,避免过度用力抓握物体。急性期可采用热敷缓解疼痛,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或塞来昔布胶囊等药物控制炎症。